〈愛之?害之?〉 徐敏雄 2009.12.27
處在三十年前充滿壓抑的時代,學生們或許從未被允許自我發展,但三十年後的學生,不僅要面對變化更加快速的競爭壓力,還得去處理存在於內在動力與外在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性」。
|
上帝希望人類善用、享受祂的創造,而不是反過來犧牲自己來當物質生活的奴隸。
|
如何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情緒,讓我們不喜歡的價值觀出現在自己生活圈時,可以不受太大的影響,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功課!
|
寫到這兒,我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寫一張卡片去謝謝這個學生,因為他的一張小卡片大大激勵了我,讓原本覺得在社會結構限制下毫無可能性的我,原來還可以做這麼多有意義的事情。
|
如果,社會大眾無法尊重各類職業的價值,整個社會的分工方式又勢必得有某些人得從事專業性較低的工作,那麼未來文憑或證照拿得越多張,可能引發的挫折感也將更大。
|
期盼當我屆齡退休的那天來臨時,存留在我心中最值得珍藏的不是形式化的榮退歡送會,而是我與同學們一同為著他們的論文或論文計畫而共同奮戰、相互扶持成長的點點滴滴。
|
唯有知道什麼價值觀才是自己想追求的,一旦有空閒的時間,才可能採取具體的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或價值信念。否則,即使給我們再多的時間、金錢,我們都不可能得到價值觀或夢想的實現。
|
處在這個既強調尊重價值多元發展,卻又訴諸市場競爭力進行淘汰的弔詭時代,作為一個老師,我經常會覺得煩躁、無力、迷惘,不知道如何在「尊重學生差異」、「堅持態度認真」以及「社會結構要求」之間取得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
〈真正的大師〉 徐敏雄 2009.05.03
在我心中,真正的大師不是發表最多學術著作或擁有最多名人學生,而是能夠幫助最多平凡的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並且懂得將心比心地去關心別人。
|
不要再用「等我有…..的時候再說」來搪塞自己,因為,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現在,那麼「有……的時候」便永遠不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