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前期文章索引】

致年輕媽媽:事奉、罪疚感和人生各個時期〉 珍妮·奧特蘭德(Jani Ortlund) 2025.05.25

養育孩子需要我們作為女人最好的品質。作為媽媽,我們塑造孩子的靈魂,並且這靈魂最終會影響這個世界。

合神心意的框架:認識孩子的不同-3〉 洪老師 2025.05.25

我們經常會強調父母的權柄,也就是說,要孩子順服。但這個權柄與要孩子順服是不單要建基在我們對神的認識上,也要在對孩子的認識上。

舊約裡的基督▪逃難的君王〉 小佑哥哥 2025.05.25

大衛沒有因為遭遇患難、委屈,就忘了敬畏神。反觀掃羅,不斷追殺大衛,根本不顧念他也是受膏者,正反映他把一己之私看得比神還重要。

合神心意的框架:認識孩子的不同-2〉 洪老師 2025.05.18

神愛你,是因為你是祂的,不是因為你的好行為,不是因為任何事情,單單是因為你是祂的,你是屬祂的。

退我後邊去吧!〉 法蘭斯‧貝克(Frans Bakker) 2025.05.18

耶穌拋開冒犯的巨石,移到自己身後,祂選擇代替那些抵擋救恩的人去赴死。

忠於良心自由言說〉 柯志明 2025.05.18

我們的下一代均已自自然然地沐浴在左派風潮中,美其名為多元,其實是對個人得以展現其人性尊嚴之自由的專制壓迫,致使人無法忠於良知地自由表達其信仰、思想與言論。

真實生命經驗和感觸——盧雲《最大的禮物》〉 徐敏雄 2025.05.25

近兩年我只看得下與生命意義有關,特別是如何與上帝保持美好連結關係的書,缺少真實生命經驗和感觸的書我幾乎看不下去了......

耶穌的試煉、試探和考驗〉 布蘭登·D·克勞(Brandon D. Crowe) 2025.05.25

耶穌透過順服、受苦、死亡和復活,實現了神起初賜給亞當的尊嚴,實現了造人類的目標。

基督徒為何該有同理心?與心理學的同理心有何不同?〉 Monica Augustine Chen 2025.05.18

基督徒之所以「同理」他人,不單是為了滿足人的心理需求,而是為了順服神、效法基督的榜樣......

彼得的試煉〉 布萊恩·克羅夫特(Brian Croft) 2025.05.18

耶穌不會讓祂的百姓免於苦難和仇敵的篩選。但祂確實承諾了要保守我們,幫助我們持守信仰,並使我們經歷困境之後更合乎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