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虹2007.01.21
相信基督教,有許多思想的關卡要過。C.S. Lewis 說他最終皈依基督,是不得已的,因他是帶著許多的無法接受的疑團,但又無其他可替代的答案之下,來到上帝面前。
莊信德2006.12.17
這是因為對許多委身於傳統教會性生活的弟兄姐妹而言,身體性的活動大抵是被認為不夠屬靈的。也是與復活之後永恆的靈魂無關的軀殼而已,若果我們保持這種態度的話,我們如何面對聖經中充滿身體性的象徵符號呢﹖如何看待舊約中對彌賽亞鞭傷的預言﹖如何看待新約中復活的基督,向門徒所呈現的釘痕與肋旁呢﹖
張大虹2006.11.12
我們無法靠別人得救,無法複製別人的經歷,無法和別人有一樣的屬靈程度;神與「我」是信仰的根本關係。唯有「個人」的追尋,才有「個人」的信仰,這樣的信仰才是真的。
張大虹2006.09.10
似乎,台灣沒有了政治,就活不下去了。美國一位著名的基督徒作家論到台灣的政治現象說:「您們那兒的政治比起美國真是有趣多了!」
張大虹2006.04.23
動心起念一瞬間,就決定了這個人是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心思的戰場,決定我們的人生。
張大虹2006.02.05
門徒偷偷的問耶穌,什麼時候會發生這事情。不問還好,這一問耶穌就說出神的末日計畫了。
張大虹2006.01.08
拿神學來講,近來聽到「睡眠神學」、「喜愛神學」,還有什麼更異類的,就不得而知了。
張大虹2005.12.11
閱讀聖經和閱讀聖經之外的書籍有多大的不同呢?
張大虹2005.11.06
我們如果沒有認識個性在信仰中的影響,就會苦惱於此問題,進而認為神的力量好像沒有大過自己的力量,接著就想到自己是否應先修身養性,於是就落到宗教中。
張大虹2005.08.07
在大英百科的詞條中,「信仰」的意思是一種心靈上接受並堅持相信某件事物的狀態,這種接受相信不需要知識科學上的證明或支持。而「宗教」則是人類對他們所關心的神聖、神秘、靈界或神祇所建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