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前期文章索引】

希望希特勒不在美國還魂〉 李家同 2017.08.20

美國有一個叫做alt-right的運動,這個運動的領袖叫做Richard Spencer,他公開地聲明美國是一個白種人的國家,只歡迎來自歐洲的白種人。

20170730漏網新聞〉 李家同 2017.08.06

以色列改變了對耶路撒冷伊斯蘭教一個聖地的安全管制,巴勒斯坦人不再抵制這個地區,已經重回這個地方祈禱。

真正的危險在那裡?〉 曾繼雄 2017.07.02

同婚支持者只是要人們接納天生性傾向為同性的人可以有同性戀行為,還是要教育所有人們接納同性與異性都可以是愛戀與婚姻的對象?

巨觀看同婚〉 曾繼雄 2017.06.11

婚姻中的性勞動經常連結了現代的浪漫愛,但是帶有商品性質的性工作之普及化也將會改變這種浪漫愛在文化中的主流位置。而現代一夫一妻家庭制的瓦解則是酷兒(也是婦運)的重要運動目標。

用心讕言—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文〉 柯志明 2017.06.04

我們一再表示,即便憲法保障同性別二人有結婚之自由,也不表示「這種」婚姻自由須「制度性」保障,正如憲法保障國民之宗教信仰自由而我國卻未設有統一之宗教制度一樣。其實,只要政府權力未介入、干預同性別者結婚,他們或她們即享有憲法保障之婚姻自由,也就是古典自由主義以來一直強調的不被政府權力干預的消極自由(negative rights),多數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皆屬此類。

通姦除罪防止下一個房思琪?〉 裘佩恩 2017.05.28

負心老公光明正大的帶著小三出入甚至回家,大老婆要告什麼?報警,警察說不是刑事案件;告離婚,負心老公説:「正合我意」;告民事賠償,負心老公說:「反正老子有錢」或「反正老子名下沒錢」...

教會界的李國華們〉 鄭超睿 2017.05.28

為了顧全教會所謂的「大局」,為了給加害者一個再次出發的機會,有些人選擇忽略與打壓事實真相。然而,正是這種忽略與打壓的失當舉措變相提供加害者一把保護傘,讓加害者躲在傘下不受雨淋。

左派的「怨恨」邏輯〉 柯志明 2017.01.01

同性戀主義運動的背後其實就是對傳統性道德充滿怨恨而欲將之徹底摧毀的性解放運動。我們若看不清性解放分子只是在利用而不是愛同性戀者,那麼我們就永遠無法真正幫助同性戀者。

激進女權(radical feminism)對於婚姻的主張,你真的清楚嗎?〉 鬧區隱士 2016.12.04

無論是《世界人權宣言》或是《兩公約》,婚姻皆為「男女雙方」,並沒有刻意模糊掉男女雙方的性別角色。

南高屏跨宗派基督教會聯盟回應1117立院行動〉 台灣南高屏跨宗派基督教會聯盟 2016.11.27

我們並不是反對同性性傾向者在法律上的保障,但是否在不變更民法,不讓家庭婚姻的定義被改變之下,也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