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前期文章索引】

教師節有感〉 陳鳳翔 2007.09.30

不少學者專家,即使為異教徒、無神論者,甚至認為這位加利利人,是為最能引導學生的優秀教師。他們研究耶穌的活潑互動教學方式,作為教學指導的典範。

回歸交通問題本質〉 陳鳳翔 2007.09.02

蔡堆所說的「心中有愛,會人見人愛,心中有佛,人人是佛」基本上是站在原始佛教的《緣起論》上。....環環相扣的生起、運作、相續,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從華航意外談信任〉 陳鳳翔 2007.08.26

有知名學者跑去印度找德蕾莎修女請益,如何過好人生下半場?他默想自己、並觀察修女三個月後,他發現……

給美,留塊地方〉 陳鳳翔 2007.08.12

讓建物們各自散發出主人內在豐富的氣質與對人生不同的領受,於是每個建物都有各自的表情與生命,令眾遊客悠然神往…

從浮動油價看企業責任〉 陳鳳翔 2007.08.05

站在社會是個有機體的角度視之,任何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其能滿足某種社會需求。政府給予國營事業殊定位的同時,也就是賦予他們相關的權利與責任。

不願對話 恐怖攻擊難止息〉 李家同 2007.07.29

轟炸可能炸死了一個神學士,但卻因而產生了五個神學士。

理財的目的〉 陳鳳翔 2007.07.22

「不貧窮也不富足」,並非指著帳面上顯示實質年收入數字多少,而應該是一種「只會單單以上帝為上帝,不會想要對任何人卑躬屈膝,以自己的資本,就能滿足自我需求」的情況。

建立節能時代正確消費觀〉 陳鳳翔 2007.07.15

長久習慣於「用力賺錢、花錢享樂」的大多數人們,如何自處於「有錢不能亂花」、甚至是「有錢不能花」的新時代,「滿足不再建構於物質上」的新日子?

婚姻,生命成長的功課〉 陳鳳翔 2007.07.08

婚姻並非是幸福的重心與終點,但卻是上帝幫助人們體驗一窺真實天堂幸福的重要道路。

正視兩性教育的重要〉 陳鳳翔 2007.07.01

專家甚至表示,「正確的感情觀,最好從幼稚園就開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