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湯姆‧華森(Thomas Watson) 2025.04.13
《最後的晚餐》,比森特·胡安·馬西普。(圖片來源/Art and the Bible)
■ 翻譯 | 賈婷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去吃吧,這是我的身體。」耶穌又拿起杯來,祝謝了就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吧,這是我的血,是為立約的,為許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6-28,新譯本)
再從這裡說明聖餐的特別之處:方式。
聖餐設立的方式
關於聖餐設立的方式,其中有四點值得注意:i.拿餅;ii.祝福;iii.擘開;iv.拿起杯來
i.拿餅,「耶穌拿起餅來」。
問題:「耶穌拿起餅來」這話當如何理解?
回答:基督拿著普通常見的餅,講述了一個雙重奧秘。
a.它代表了上帝在祂永恆的命令中,為完成救贖我們的工作,將基督分別出來。祂是個別的(κεχωρισμένος),從罪人中分別出來的(來7:26)。
b.基督將普通的餅和酒分別出來,表明祂並不是給普通人享用的。凡觸摸過這些聖物之人,都被上帝潔淨了。他們必定不僅外在行為與世界分別,內心也被聖靈潔淨。(註)
問題:為何基督拿起了餅,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
回答:因為餅預表了祂自己。基督用以下這些來預表:用陳設餅,「所羅門又做了耶和華殿裡的一切器具,就是金壇和放陳設餅的桌子,。」(王上7:48)用麥基洗德給亞伯拉罕的餅來預表,「撒冷王麥基洗德也帶著餅和酒出來;他是至高神的祭司。」(創14:18)用天使帶給以利亞的餅來預表,「他張眼一看,只見頭旁有用炭火烤的餅……」(王上19:6)所以,基督拿起餅是為回應這些預表。
基督拿起餅,也因為這是一個類比;餅幾乎像祂一樣,「我就是生命的食物。」(約6:48),這裡有三重相似性。
a.餅是有用之物。
世間的安慰更多是為了愉悅,而不是為了使用。音樂悅耳,色彩悅目,但餅是食物,基督對生命正有如此用處。沒有祂,就沒有生命,「吃我肉的人也必因我而活。」(約6:57)
b.餅讓人滿足。
要是人餓了,你給他帶來鮮花或是畫,他不會滿足,而餅完全能夠滿足他。所以耶穌基督是人靈魂的餅,滿足人的需要;祂滿足眼目對美的渴求,心對甜蜜的渴望,良心對平安的需要。
c.餅讓人堅固。
「有糧加添人的心力。」(詩104:15)所以基督是靈魂的糧,傳遞力量。祂堅固我們抵擋試探,賜我們力量去遵行和承受主的工作。祂就像天使帶給先知的餅,「他起來吃喝,靠著那食物的力量,他走了四十晝夜,直走到神的山,就是何烈山。」(王上19:8)
ii.聖餐設立必須注意的第二點是基督祝福了這餅。
祂祝福這餅:「藉著基督的祝福,普通的餅變成了聖物。」(高爾特)這是聖物的奉獻。基督,藉著祂的祝福,潔淨它們,讓它們代表祂的身體和血:「奉獻(Consecration)是一個敬虔的詞彙,表明藉著本是和宗教儀式無關之物,也可成為預表基督身體和血的聖禮。」(夏米爾《聖體聖事》)
※本文節錄自《主的聖餐》(The Lord's Supper),仰望基督教資源書坊授權刊登。
註
耶穌是被分別出來,與罪人有別。也就是說,餅被拿出來,象徵餅從其他普通食物中被分別為聖,作為聖物。正如神人耶穌基督,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百分之百的神,從世人(罪人)中被分別出來,獻給上帝作祭物。
也是講述分別。耶穌將餅和酒分別出來,表明這些被分別為聖之物不是給普通人享用的,而是給那些被神潔淨之人享用的。那些潔淨之人才可以觸碰神的聖物。也就是說,只有真基督徒(一般來說是領受洗禮之後)才可以享用聖餐。從外在來說,他們是從這世界分別出來;從內在來說,他們是被聖靈重生潔淨了。
本專欄與仰望基督教資源書房合作。
受難週靈修4月19日✞領受基督永恆之愛
受難週靈修4月13日✞基督是對抗恐懼的解藥
受難週靈修4月15日✞基督為我們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