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前期文章索引】

醫護人員面對疫情的挑戰

吳麗芬2020.03.15

正確使用口罩及洗手外,內心穩定平靜是增強免疫力的不二法門。當社會面臨危機與威脅時,每個人內心的安定是非常重要的,醫療照護人員是社會的重要防護線,絕對不能被擊垮,社會一定要多給他們支持。


喚醒生命的聖靈工作──婚姻輔導

曹克昌、劉素珍2020.02.23

改變會帶來醫治,生命的改變是每個人自己當負的責任。經過多次的學習和正確的教導,夫妻彼此間有了更深、更多的瞭解與接納,這有助於他們訂定一個具體成長目標以及可行方向,逐步改變生活態度與習慣,成長就在當中。


耶穌對憂鬱的解方

Dave Peterson /翻譯:林雅庭2020.02.16

耶穌不只是說:「不要憂慮」,他也提出了憂慮時的對策,讓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來取代焦慮。


醫療的關鍵環節──良好的「知情同意」

周恬弘2019.12.29

基督教信仰強調身、心、靈全人醫療,現代醫療將絕大多數精力放在身體的治療,許多醫師努力以藥物、檢查、處置、手術等科學手段去醫治病人,相對忽略掉病人心理與靈性的需求。


推廣器捐 為台灣社會福音成就──《生死接線員》的啟發

周恬弘2019.10.13

不知怎的,當她告訴我一切都將變好,我相信了。而且上帝的確透過她祝福了我,透過她「小小的好意」。


與祢更靠近

小葉醫師2019.08.25

醫心比醫病更難;看病可以很快,但要改善病人心裡的鬱悶有時更難解。如果我能試著帶給病人多一點點的溫暖,或許才是真正幫助到病人。


我們與「惡」與「厄」的距離

周恬弘2019.06.09

醫療人員可能是距離「惡」與「厄」最近的一群人,我們應該是最清楚「惡」與「厄」的結果的專業人員。


使人身心靈健康的福音

卓以平2019.05.19

聖經「耶穌走遍加利利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四23)就是一個實現全人健康很棒的典範。


進入安息:基督教信仰的善終境界

周恬弘2019.04.21

若只是以臨終前身體的痛苦與否去定義善終,那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是「不得好死」。我認為基督教信仰的善終意涵更為豐富且真切,其中「安息」的價值可為我們開拓出更適切的善終視野。


親眼見祢──2018泰國醫療短宣

陳冠勳2019.02.17

有一天在義診時,有位婦女說:「是否能給我多一些藥物,因為下一次再看到醫生不知是何時,這讓我很擔心。」那時我聽到之後覺得很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