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Ⅰ》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雅各之夢》( Jacob's Dream),胡塞佩‧德‧里貝拉(Jusepe de Ribera)。(圖片來源/WIKIPEDIA)

駿馬踏蹄如飛,拉著埃及名震天下的戰車,奔向邊陲地歌珊。響若怒雷的蹄聲,反映駕車人的急切,他那一身華服的主人不復平常的從容淡定,雙脣緊抿、愁眉深鎖,兩隻手緊握著車上的握把。同車的還有兩名衣著華貴的少年,四人擠在戰車上,往目的地一路疾馳。

戰車最終停在一幢華廈門口,早有人引頸相候。身著華服的主人也不等候人引路,不顧大廳聚集的人們,逕自帶著兩名少年走入內室,直奔躺臥床上氣若游絲的老人跟前。

伺候老人的僕役見狀,輕聲在老人耳邊說道:「您的兒子約瑟來了。」老人起初未有反應,僕役又喚了數聲,老人這才睜開已然無法聚焦的雙目,著人幫忙他撐起殘軀,嘶啞著嗓子道:「我兒約瑟嗎?」

若非屋內寂然無聲,約瑟幾乎無法聽聞父親的呼喚,他趕緊上前伏在父親面前:「是我。」看到父親有若殘燭,他忍不住悲從中來,又不敢過於激動父親的心緒,只能低聲飲泣。

老人髮已蒼蒼、視也茫茫,但仍清楚知道人生難免生離死別,更知道自己是遲暮之年,對死早已坦然。只是別世之前,他心頭尚有幾件未竟之事,盼著一息猶存時叮囑,好善盡上帝予他的呼召與啟示。於是他說:「還記得你向我起的誓言嗎?我雅各與列祖同在的時候,千萬不要把我留在埃及,你要把我帶回迦南地安葬。」雅各這麼做,不是出於對故土的思念,而是根據上帝對他的祖父及父親的應許──將那塊土地賜給他們為業。即使眼下尚未成就,但雅各知道,上帝終有一日必然照著祂所說的話成就。

「我萬沒有想到,我還能在死前見到你。曾經,我以為你已經喪命於荒野了。」想到那段時間的悲痛,雅各依然心有餘悸……。


《約瑟的外衣》(Joseph's Tunic),迪亞哥‧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1630年。(圖片來源/WIKIPEDIA)


見到兒子們帶回約瑟染血的衣服,雅各既驚且痛,手邊的枴杖脫手墜地,高張的雙手顯示他慌亂的心情。

只是未料,因著上帝奇妙的帶領,雅各的愛子約瑟幾經周折後竟成為權傾埃及的柱石之臣,不僅拯救埃及免於飢荒禍患,也讓雅各和他的家族得以存活。雅各記起父子重逢時失而復得的喜悅,於是對約瑟說:「我要替你的兩個孩子祝福,讓他們被列為我的後裔。」

這樣的祝福,有傳承產業之意,約瑟伏地而拜,趕緊把孩子帶到父親面前。約瑟左執長子瑪拿西、右執次子以法蓮,好使雅各的右手能按在長子頭上,萬沒想到父親卻左右手交錯,反將右手按在以法蓮頭上。約瑟心中不舒服,父親竟已迷糊到左右不分、長幼顛倒了嗎?當下便抓住父親的手欲挪到瑪拿西頭上,並點明父親搞錯了。但雅各說:「我知道,我兒,我知道。」他清楚上帝的選召是讓弟弟比哥哥強大,後裔成為多族。


《雅各祝福約瑟雙子》( Jacob Blessing the Sons of Joseph ),林布蘭(Rembrandt)。(圖片來源/WIKIPEDIA)


荷蘭畫家林布蘭對雅各看似糊塗實則心如明鏡的祝福之舉深感興趣,於是創作《雅各祝福約瑟兩子》。畫中生動地描繪雅各的衰老、約瑟的不悅、瑪拿西的困惑及以法蓮的順從恬靜。

雅各如此祝福並不尋常,事實上,他自己的人生即曾因祝福這件事遭遇巨大的波折。雅各和以法蓮同為次子,最終也都獲得父親對長子的祝福,但不同的是,雅各是處心積慮想獲得長子的名分與祝福,甚至無所不用其極。

雅各想起過去,先是藉雙胞胎哥哥以掃打獵後精疲力盡之時,以一碗紅豆湯買下了哥哥長子的名分。雖說以掃此舉顯出對長子名分的輕忽,但他的趁虛而入仍無可推諉。爾後當得知父親臨終前要為以掃祝福,他又在母親利百加的慫恿下裝扮成以掃的樣子,瞞過眼睛已然失明的父親以撒,竊取了哥哥的祝福。


《以撒祝福雅各》( Isaac Blessing Jacob),馬蒂亞斯‧斯托姆(Matthias Stom)。(圖片來源/WIKIPEDIA)


荷蘭畫家馬蒂亞斯‧斯托姆嘗試重現雅各的騙局。在作品《以撒祝福雅各》中,癱在床榻的老人眼神渙散,看不清眼前人如何,但一身華服與一盤野味讓他誤以為眼前人是長子,於是伸出祝福的手,未曾留意父子中間一臉算計的妻子。

以撒不知道的是,早在以掃和雅各這對雙胞胎還沒出生的時候,上帝就向身懷六甲的利百加申明祂出於主權的揀選,乃是愛雅各、恨惡以掃。利百加不知道的是,她想方設法看似在幫助上帝完成這旨意,但上帝不需要人的幫助或合作。她更始料未及的是,她的偏心造成了兄弟反目,愛子雅各漂泊異鄉,與她至死不得見。

以掃明白過來後的惱怒自不在話下,雅各亦如坐針氈,深怕以掃一失控便把平常在野外捕獵飛禽走獸的技能用在他身上。雅各與父母商議後,打著去母舅家娶妻的名義,趕緊逃離是非之地……如今行將就木的雅各想到此,忍不住長吁一口氣,這一別就超過二十年,與母親永訣了。

雅各過去都是靠著自己的規劃、智謀行事,極力爭取想要的一切,然而當他得到心心念念的名分與祝福,卻只能如喪家犬倉皇逃竄。也是在此時,雅各迎來人生中首次與上帝的相會。他在趕往哈蘭的途中露宿荒野,在睡夢之中看到頂天立地的梯子,梯子上有上帝的使者上下往來,更驚人的是,上帝站在梯子之上表明,要將他躺臥之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

即使經過多年,老人憶起那一幕仍深感衝擊。像他這樣詭詐的人,連父兄都欺騙,上帝卻向他顯現,甚至賜下與他祖父亞伯拉罕、父親以撒相同的應許。雅各不由得敬畏地說:「上帝在這裡,這裡是上帝的殿與門!」因此給那裡取名叫「伯特利」,即「上帝之殿」的意思。彼時他終於體認到上帝不只是祖父及父親的上帝,也是他的上帝。


《雅各之夢》( Jacob's Dream),胡塞佩‧德‧里貝拉(Jusepe de Ribera)。(圖片來源/WIKIPEDIA)


夢到天梯是雅各人生中戲劇性的一幕,也成為後世藝術家喜愛的題材。《雅各之夢》的創作者西班牙畫家胡塞佩‧德‧里貝拉描繪雅各躺臥在曠野,本該昏暗的夜晚卻有光束從天照下,光中隱有人影。雅各所見的這一幕,另有個深遠的意涵,即是天的門向人打開,上帝的殿要立在地上,上帝要與人同在。上帝漸進啟示祂宏大而悠遠的旨意,創世記中還有許多事尚未清晰地顯明,但已稍露端倪,直指救主基督。

經歷與上帝的相會後,雅各的人生並沒有否極泰來,反而是另一段糟心的歷程。老人想到這裡,不禁有些頭疼,那實在不是什麼美好的記憶。

因是至親而投奔的舅父,竟也是老奸巨猾之輩,讓雅各栽了個大跟頭。以為可以享盡齊人之福的婚姻,原為姊妹的妻子間卻爭風吃醋、紛爭不斷,彼此壁壘分明。兒子雖多,卻個個承襲了他的劣根性,沒給他少添麻煩,讓他不知是否該欣慰他們皆頗有乃父之風?他嘗到了以撒後代失和的苦澀,為舅父工作也非順遂,一言以蔽之:「白日受盡乾熱,黑夜受盡寒霜,不得合眼睡著,我常是這樣。」(創世記31章40節)個中艱苦一言難盡,讓他找著機會就動身返回家鄉了。


《以掃與雅各的和好》( The Reconciliation of Esau and Jacob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圖片來源/WIKIPEDIA)


雅各回到父家與兄長以掃重逢的經歷,是荷蘭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創作《以掃與雅各的和好》的靈感來源。對雅各而言,這是一場極具冒險的相會。魯本斯掌握到當中的矛盾與緊張,描繪雅各一方除了婦孺,就是成群的牛羊,與之相對的以掃卻驅策戰馬與駱駝大隊,似不欲善罷甘休,而雅各屈身向前、仰望以掃,期盼得到他的寬宥與接納。

雅各見以掃時,不僅態度卑微,姿勢也無法昂頭挺胸,因為彼時他已經瘸了一條腿。就在前一天晚上,雅各望著將要越過的雅博渡口,因著即將與以掃再會而徹夜難眠,思忖著以掃會寬宏大度地接受他的道歉?還是趁機算算總帳?有一個人來和雅各摔跤。一生都在鬥爭的雅各並不輕易認輸,和那人爭個不相上下。那人見自己贏不了雅各,就在雅各的大腿窩摸了一下,雅各的大腿窩就扭了。雅各驚詫地發現那人並非凡人,便緊緊抓住他求祝福。那人祝福雅各,並給他改名為「以色列」,因他與人、上帝較力都得了勝。


《雅各與天使摔跤》( Jacob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 ),尤金‧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圖片來源/WIKIPEDIA)


法國畫家尤金‧德拉克羅瓦的畫作《雅各與天使摔跤》,即是描繪此段記載。

聽完那人所言,雅各大受震撼,把那個地方取名為「毘努伊勒」,意思是:「我面對面看見了上帝,我的性命仍得保全。」(創世記32章30節)相較之下,瘸腿已不算什麼大事了。

思及那段經歷,老人看著身旁伴隨多年的枴杖。那是上帝在他身上施加懲戒的記號,也是上帝在他軟弱無力時扶持的記號,老人拄著拐杖倚在床頭敬拜上帝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

闔眼之前,雅各回顧自己的一生,深感上帝主權的至高與奇妙。在他出生之前,上帝就揀選了他,不在乎他是誰、做了什麼事。他的一生有諸多顛沛與磨難,他自己也給旁人帶來紛擾。他主要的工作是牧羊人,但是他體認到在上帝面前,自己更像是一隻需要時常管教、尋回的迷羊。他認識的上帝,才是至大、至慈的牧羊人,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創世記48章15節)。

告別這個世界之前,雅各還留給子孫一個重要的信息,即是他們應當在埃及等候,直等到上帝的時間來臨,祂要領他們到祂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為此,與父親持同一信仰與盼望的約瑟也留下了遺囑,叮囑子孫在上帝應許成就之時,把他的骸骨從埃及帶到應許之地(創世記50章24-26節)。

【延伸閱讀】:
各種年齡的不懂事
既是危機,也是轉機——讀保羅·區普《中年危機》
耶和華喜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