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閱讀》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認識死後的世界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書籍:認識死後的世界,What happen when we die ? 艾麗森•摩根(Alison Morgan) 校園出版社

  過去我從來不覺得「生死」有何好討論的。人好好活著、保握現在最重要。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這種觀念其實是來自升學時代所讀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受到一些儒家的影響。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死的世界不可知,所以活著的我們應該定睛於現在。雖然死亡終究會臨到,但那就是天命所注定的,死亡不過是一種自然之道。因為「有生者必有死, 有始者必定有終,自然之道也。」既然天命、自然之道是不可違,人人無法擺脫自然之道、不免一死,生命的重點應放在現世。那麼如何解決中心的那份永恆性的需求呢?就是用公民課本說的「三不朽」。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認為可透過這三件事以達到不朽。「立德」,用內聖外王之道修養,體現道德圓融,留給後世一個永恆的人格楷模。如文天祥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道德圓融與生命發生衝突時,我們要以道德、真理為最高價值,即所謂的「殺生成仁」、「捨生取義」。而次一等的不朽「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後世。「立言」,則為著書立說,留下思想給後代作精神財富。

  但,三不朽實在知識份子了一點。一般普羅大眾又得如何?因此有第四種不朽,也就是透過子孫、家族延續以達不朽。祖父母生父親,父親生我們,我們也將各自婚嫁、組成新的家庭而有小孩,小孩也會有小孩的小孩。就像夕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落下又起來。生命透過傳宗接代的方式,一一傳遞下去,永遠不朽。

  過去的我就是對此深信不疑。好好的活、用力的活、好好讀書,透過實現「三不朽」而超越死亡。也以此與我的家族、國家在代代延續中進入一種永恆的生命之流。生命的意義被高舉、死亡的事實被淡漠。並且我以為每一個中國人,上從堯舜,下至我們現代人,都是用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活著。

  然而當我進了大學,才發現對於死亡與生命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看法。並且因著對死亡的看法不一,所帶出來的人生價值觀也都不一樣。就像有個朋友的死亡觀認為人死就死了,沒有死後的世界,人生就只有現世,所以要好好活著、特別是要對自己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三不朽在他看來,吃不到又摸不著,是件無意義的事。傳宗接代也是一樣無聊。你是你!子孫是子孫!在這種死亡觀點下所帶出來的生活實踐,就是男友一個一個的換,money 一把一把的賺。哪個男的較優秀,就跟哪個交往。哪邊薪資俸祿高,就跳巢轉向那裡!

  於是,我發現原來生死觀可以帶出不同的生活態度。朋友的生活態度是建立在「死是一種終結」,於是「生要極盡所能的生」!至於我過去從書上得到的儒家生死觀,雖然讓單純的我積極的活著,並以眾人的利益放中間,利益放兩邊,而努力貢獻出自己。但是這種生死觀亦可能會受到現實的考量而被扭曲污染。例如「三不朽」有可能變成另一種「沽名釣譽」的墮落。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墮落成追逐名聲(立名)。至於「傳宗接代的延續」只要不是生殖系統有問題,大概誰都能辦得到。仔細深思,事實上這也沒多大的意義。因為所有的動植物不就都可以透過「傳宗接代的延續」,達到不朽。

因此,我感到需要尋找一種更有生命承受力的死亡觀,以作為生活的動力。當然後來,我因著認識了耶穌,知道上帝是按著祂永恆的目的創造我們,人生不是一場無意義的意外,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死亡在基督信仰裡面,有兩種意義。一種是當我們不認識生命的源頭上帝,就是相當於處在死亡裡,活著不過是一種活死人。另一種死亡,則是一般人說的那種肉體的死亡,那種在基督裡只是一種等候過程,而不是結局。因為耶穌基督死裡復活,勝過死亡,於是死去的人終究會獲得永遠的生命。人看為死了,卻仍是活著。

坊間上,探討古今中外各種宗教哲學生死學的書籍有不少,但基督教出版社出版的似乎就只有《認識死後的世界》這本。它把古代社會的死亡觀(史前人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現代宗教的死亡觀(印度教、佛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非常清楚的陳述。而對於現代科學證據與超感應也有提及。至於因著科技進步,東西世界主流思想造成輪迴觀點的演進,也就是所謂的「新紀元運動」New Age的死亡觀,亦有深入淺出的介紹。不管是否已有確定的宗教信仰或人生哲學,類似這種《認識死後的世界》的書籍閱讀,可以幫助你我瞭解、比較各種死亡觀,從而整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以找出生活的動力。

如書中導論所述「如果我們對死亡沒有答案,對生命也就沒有答案。事實上,我們甚至無法找著具有終極意義的生活方式。」

全國各地基督教書房一覽表

【延伸閱讀】:
心裡揣著一團火
讀笛卡爾第一沈思「我們可懷疑的那些事物」
耶穌是否不過是另一個宋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