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蘭斯‧貝克(Frans Bakker) 2025.02.02
圖片提供/123RF
■
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10
「如飛而去」這詞語向我們顯示,人生真的彷彿白駒過隙,快如閃電。經文說的「如飛」,是很確切的描述,生命的短暫在這裡被強調得再清楚不過。我們的人生之路,不是一次散步,而是一次飛行。這就是為什麼詩人會祈求:「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90:12)歲月飛逝如梭,所以詩人在這裡指著每一日,而不是每一年來求。當一年還沒開始時,這一年看起來很長,但當一年已經過去,這一年就如同幾天。七十年、八十年,或者九十年,究竟有什麼不同呢?跟永恆相比,這幾十年都如同汪洋中的一滴水。但對年輕人來說,甚至他們能否活到那個年紀都是一個問題。
除了短暫,「如飛而去」也指向不得安息。生活如此匆忙,充滿了熙熙攘攘的喧囂嘈雜。我們會多久就說一次:「我沒有時間?」我們如同飛鳥掠過天空,極力向前衝刺,看起來被許多忙碌的活動推動著往前趕路。在我們反應過來之前,時間已經悄然流逝。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花時間跪下來。」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將我們忙亂生活的翅膀掛起來,從興奮的飛行中降落,著陸一會兒。然後,必須趁此暫停時期問自己,我們這麼匆忙,到底要走向何方?我們必須約束自己,不要太快讓自己奔向永遠的死亡。我們要在自己的墓碑前醒悟過來,踩下急刹車。當我們讀到「我們便如飛而去」時,問題就是:我們正在飛往何處?還有一個問題:在永恆中,你會在哪裡?一個人說:「我不知道。」另一個人回答:「我希望不會太糟糕。」第三個人必須承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問題。」
「我們便如飛而去。」我們正在朝著什麼終點前行呢?這個問題還有另一個附加問題,就是: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從何而來,要往何處去?如果我們不知道從何處來,也不會知道我們要往何處去。
這個旅程從何處開始,怎樣開始的?這個旅程開始於罪。另一個詩人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篇51:5)如果開始不是如此糟糕,死亡也就不會是結果了。如果我們從不知道什麼是罪,前面也就不會有墳墓等著我們了。但正是我們的罪將我們拖進墳墓,是我們的過犯讓死亡不可避免。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向著一個罪必被懲罰的地方飛去的原因。除非在開始和結束之間接受到恩典,沒有其他的道路;而如果不懲罰罪,上帝就是不公平的。
我們正向永恆飛去。上帝的話是讓我們停下來,祂呼喚我們說:「你們必須快快地悔改歸向我。只剩一點點時間了。很快,不過幾天之後,你就不得不面對上帝,那時的結果是永遠的。」我們必須快馬加鞭,但我們的焦點要放在具有永恆價值的事情上。還有一點點時間,讓我們認識到恩典的時光多麼美好,救恩的日子何等珍貴。充滿恩典的日子,就是上帝仍然在呼喚本該下地獄的罪人,告訴他們有一位可以贖罪的中保,還在等候他們,要賜給他們永遠的生命,代替死亡。
我們也覺得時光如飛嗎?那就分外殷勤地使用蒙恩得救的時光吧。我們不會安息,除非我們在一位能消除冤仇、帶來和解的上帝那裡找到安息,惟如此,我們才可以繼續喜樂地奔走前路。
本文取自《永存之道》(The Everlasting Word : A Daily Devotional)。
本專欄與仰望基督教資源書房合作。
最重要的是榮耀上帝
猶大,你是那一位
主耶穌啊,我願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