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答問》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禱告就是對自己心靈說話嗎?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問:「向您請教一問題,常常都會聽到基督徒說有聽到上帝說,或是被上帝所感動等。我還不是教徒,但常會禱告,只是一直都認為禱告是一種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透過這樣的儀式正增強正向信念,然後確認自己的想法在去執行。所以不太懂基督徒說的上帝感動禱告者之類的。不知您是否可為我的疑惑說明呢?謝謝!」


答:你的問題是非常普遍而且重要的問題,我相信你也一定為此思考許久。事實上,許多基督徒也可能並不太能分辨上帝的聲音,魔鬼的聲音,還是自己(良心)的聲音。我約略用以下幾點來逐步說明,希望會有幫助。

一、你所說的「與自己心靈對話」,至少在「定義上」與禱告仍然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認為前者是一種反思或默想,而「禱告」應是對一位高於自己的存在者,上帝,交談。而基督徒禱告的結果可能讓我們更明白上帝的心意,即所謂「上帝的感動」。

二、但是我想你所關注的並不是這個「形式定義上」的差別,而是「實質果效上」的差別。我們必須承認,「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正面果效絕對是存在的。如果這世上更多人能在作事說話前更多與自己心靈交談,我相信會減少更多的誤會或錯誤的行為發生。但這是不是就可以取代真正上帝的感動呢?

三、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看這中間的差異:假設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常常能自省,問自己所作所為是否合適,我相信他會是一個非常誠實的好孩子。但是這是不是代表他就不再需要父母老師得知甚麼才是正確的使用菜刀,或是正確的遊戲規則或做人處世?如果這孩子認為他不需要任何人告訴他該怎麼做才對,那他的誠實會不會反而被自己的有限所受制,以至於他人會為他感到遺憾?可見,真正的「禱告」的前提是必須要先誠實地向上帝承認自己的有限與不足,但是「與自己心靈對話」並不需要有此謙卑的心態。這是兩者在態度上的不同。

四、如果了解這一點,我們就能了解為何這兩者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與自己心靈對話」預設了自己的內心能提供所有的選擇,只是需要一段沉澱尋找的時間。在這個尋找選擇的過程中,「理性」與「情感」代表了不同的搜索方式,而「良心」扮演了一個如司法院的角色,可以審判質疑所找到的一些選擇。而我們的「意志」則是最後的執行者,如行政院。但是誰是立法院呢?我們所擁有的道德標準與行為原則從何而來?除了教育學習之外,一個小孩無法先天的明白這些原則。

同樣的,有些事情並不是我們有限的頭腦可以理解,而需要上帝藉著住在基督徒心中的聖靈一步步的啟迪或帶領。所以「上帝的感動」並不否認本來良心的功能,反而會更為成全之。所以一個對自己誠實的孩子若能繼續謙卑求學,增廣見聞,就必然是社會棟樑。反之就可能成為固執的井底之蛙。

五、但在實際生活上,如何能分辨「上帝的感動」呢?這就牽涉到「靈覺」的功能。按聖經的教導,我們先天因為罪的緣故並不能認識神,惟在信主之後被基督的靈所重生的生命才能認識,所以叫「新造的人」。

只是這的新生命是與我們本來的舊生命共存的,在一步步長大時會有許多的掙扎。也許有些基督徒或神的兒女們靈命還不成熟,以至對上帝的心意了解不夠。但是若真能在基督裡長大,旁人是的確會看見與其天然的生命有很大的不同,即所謂的基督徒見證。我想你應該聽過一些。我的部落格裡也有一篇遠志明弟兄的見證,在「人間雲彩」單元中。也許你可以看看他的例子。

所以基督徒的生命目標並不是「明心見性」,而是「以基督的心為心」,使別人也能從他身上看見上帝的奇妙。就目的而言,是為了榮耀上帝而非滿足自己。因此禱告並不是要關起門來自我反省(雖然這仍很重要),而更是更要學習與永恆的造物主聯結,體會那救贖主的心靈。我想,這可能並不是單靠「與自己心靈對話」可以實現的。

六、其實「禱告」真是基督徒生命中最簡單的事,也同時是最難的事。「簡單」是因為作為上帝的子女,我們可以完全坦然、毫無畏懼地來到祂面前,隨時隨地與祂相談。不用甚麼沐浴淨身、甚麼跪拜儀式、甚麼知識背景… 來到這位樂意施恩憐憫卻又早已認識我們自己內心的上帝面前,所有的外表模樣或虛偽敬虔都沒有任何意義,唯一需要的就只有兩件事,一個是真正的「誠實」,而另一個是真實的「信心」。「誠實」的對象是自己的內心,而「信心」的對像是耶穌基督的救恩。注意,我並不是說「心誠則靈」喲!在真正的上帝面前絕沒有這回事,因為祂才是全權決定的那一位,怎能隨便被我自己的「誠實」與否就影響的呢?

我也不是說「信就有,不信就沒有」那種「迷信」,而是建基於耶穌十字架上真實犧牲與復活的歷史事件上的信心。但是也是因為這樣,禱告的「困難」,就是難在「如何能對自己的內心有真實的了解以至於誠實」,以及「如何能對耶穌代死復活的意義有深刻的體悟以至於篤信」。這方面就不再只是一兩篇文章就能盡述的,我期待妳可以開始自己向耶穌禱告,耐心且專心地等候他,讓祂一步一步的帶領妳。相信我們以後可以就彼此的經驗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

以上的回答我儘量不用基督徒的術語或引聖經經文,希望可以用更接近一般的用語來說明。對於「靈覺」(非中文聖經直接的用語,但此概念遍及聖經)、良心、與禱告的關係,我覺得可以參考一本林道亮所著的《靈命知多少》。那是一個短小精練的書籍,也許你可以參考。當然,我知道許多宗教中都有類似禱告或默想的操練,在此我先不討論其中的不同。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關於作者:http://www.phys.nthu.edu.tw/c_teacher/dwwang.html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王道維的部落格

【延伸閱讀】:
復活?復活!
當「普救論」遇上陳進興
永不失去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