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具教牧關懷的死亡神學

【作者:龐君華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 2016.06.05


「生寄死歸」原本就是牧養工作中,重要的核心課題。在牧職的生涯中,陪伴會友因親人過世,或是因為會友本身的遭遇而必需度過死亡的陰影,都是牧養教會時極常發生的事。所以無論是陪伴臨終的會友及其親人;安排追思禮拜的程序,證道(慰勉);安慰逝者周遭不捨的親友;陪伴渡過因殤逝而在痛苦中的人們;讓他們在死亡的陰霾下重振生存的勇氣,提升對信仰的真實體驗,這些都是牧會中非常具體且實在的挑戰。然而這也是一個牧養關顧的重要契機,協助正在經歷死亡的會友們,真實地思考、回應其信仰。因此,牧者本身必須要在靈修上、神學上,甚至教 導上對死亡要有深入的反省,才能隨著牧養的歲月,對此有更充實的體認,以隨時協助遇到生存危機下的會友。

若是下意識地避而不談死亡的課題,就成為了所謂的「遺忘死亡」。這樣的情況,好比不知道銀行的存款是有限的,卻大肆揮霍。等到真的需要時,存款已用盡,後悔莫及。揮霍生命更是如此,因為不知生命的有限,而沒有認真使生命過得更有意義,到頭來因生命的現實,無法重新活過而感到的懊悔,總是叫人不勝欷噓。所以越早正確、細心、耐心地引導會眾思索死亡的課題,對生活是大有助益的。此外,遺忘死亡,如同海德格的形容,「遺忘存在」一樣,無法思考生存的真實意義,活在虛假的價值之下。

另一方面,若僅將死亡視為理所當然,普遍化使之成為人之必經之途,僅讓人接受這個事實或「真相」,而不深究其信仰的意涵,這樣也容易導致人們因面對死亡所帶來的虛無,動搖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不是無從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下意識地使人陷溺在生命的虛無感中,消極以對人生,這也是不好的結果。

又若僅就信仰的片面,只去強調信徒死亡後的榮景、盼望、應許;將使之注意力都放在人生的彼岸,反而忽略了今世當盡的責任,特別是改造世界使命,就會落入一般人所扭曲了的馬克思的說法:「宗教為人民精神上的鴉片」,從而使信仰成為逃避現實生活之理由。

因此,作為一個牧者,在其牧職關顧中,必須協助牧養的會友對於死亡的問題有認真思考的機會,而不是(也不能)只提供一個簡單的標準答案(或說法)。往往我們會處在一種牧養張力之下,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助人透過死亡經歷更深刻體驗信仰的實在,並認識到生命存在的真諦。所以牧者本人也需要有系統地深究及反省死亡的課題,才不至於錯過會友們在面對這樣人生的情境下,提升信仰的機會。

本書中,魏連嶽老師提供了深入對死亡各個層面系統性的神學思考與反省。他更藉由死亡這個課題的討論及聖經的脈絡入手,以其來說明福音的神學內容。循此信仰的思想,死亡並非是自然的事,不能視作理所當然,因為上帝的應許是生命。所以,死亡之克服,正是上帝之拯救所在。基督的道成肉身,基督之死,真是彰顯上帝因愛之故,計畫挽回人因罪所產生與真實生命的疏離。所以基督的受死與復活,也正是上帝拯救的方式與必要的途徑。上帝恩典的結局是新天新地中不再有死亡,屆時「死亡也就死了」,人類隨著死亡的結局,歷史也進入了終末;死之不再,才進入真正的永恆。

所以當面對與死亡有關的禮儀,在基督徒當中是見證我們自身信念非常重要的機會。我們對死亡的態度、看法,也呈現出我們的信仰。在本書第十一章中特別提到了追思禮拜的範例,從訃聞的撰寫,程序、經文、到講道,魏老師皆有作成範例。

其實傳統教會中的禮文,本身就是體現福音內涵。試舉以下在時間上較有距離感的香港聖公會《公禱書》之入殮禱文為例,輝映本書對追思禮拜之設計:

「創造天地萬物之主,慈悲仁愛之父歟,主之意旨,深奧難測,但主之愛心,顯而易見;因主愛我等,差遣先知聖人,著作聖經,將生命知道理,教訓我等,指示我等使我等知悉,此塵世非我等之家鄉,乃我等之客旅;身體雖會朽壞,靈魂卻永不毀滅。

天父歟,我等感謝主;因主愛我等,甚至差遣獨生子耶穌基督降臨世間,使信者可免沉淪,而得永生;並使基督克勝死亡,大開生命之門,凡宗主耶穌基督而寢之人,皆可從容進入天國,享受基督所預備最快樂,最美麗、最完備之添加。 ⋯⋯

天父歟,我等懇切求主,用聖靈感動我等,教訓我等,安慰我等,使我等能思念我等之 ( 弟兄/姊妹),現今在天家所享之快樂,所得之榮耀;使我等能以此 (弟兄/姊妹)現有之快樂而欣慰,榮升天國而感謝;更使我等能忘記自己,忘記自己之悲哀,忘記暫時離別之寂寞,暫時離別之痛苦。

天父歟,現今奉主之名,裝斂此 (弟兄/姊妹)之遺體,使物終歸物,靈終歸靈,藉此榮耀主之智慧,感謝主之洪恩,世世無盡。阿們。」

以上禱文的內容,說明了上帝創造之旨意,基督克勝死亡的工作,眼前逝者的歸宿,我們心情之狀況與安慰,以及最後這一切都是榮耀主之智慧等等。這些禱文來自聖經,及基督信仰久遠的傳統,也見證教會透過死亡的儀式,所要呈現的福音之內涵,並透過這禮儀的實踐過程,代代相傳。

過去與魏老師共事時,他就曾在神學院開設死亡神學的課程,教會之專題、證道也多談及這個課題。在此,恭賀他辛勞的成果,終於可以成書面市。相信這本著作定能對許多牧會的同工大有幫助。最後,也期許書中後段處理與死亡有關的種種當代的倫理課題(如自殺、安樂死、死刑……等),日後魏老師能有進一步獨立的專著,以豐富當代牧養關顧的探討與實踐。

死亡神學/The Theology of Death and the History of Death
作者: 魏連嶽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