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恐惧,靠基督活出自由与平安!

【作者:大卫医生网路作家Ⅰ 2025.07.06



图片提供/123RF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想勇敢踏出一步,却被「万一失败怎么办?」的念头拦住?渴望转换职场跑道,却怕被家人或朋友批评?想积极面对身体健康状况,却忧心治疗风险太高?这些与「要不要?」「该不该?」拉扯的时刻,常常带来深刻的不安与恐惧。我们渴望摆脱恐惧的束缚,却往往发现无论是自我安慰、旁人辅导,或是遵循哲学或世俗宗教的教导,都无法让我们的心真正得到释放。

这些问题文化、哲学、宗教似乎无法解决,翻阅圣经却可看见:神自始至终都在寻找人,他亲自走进人类最深的恐惧,最终透过耶稣基督带给我们永远的平安与自由。当你了解他道在人间的路径,或许会惊喜地发现,恐惧虽然折磨人心,但「神与我们同在」的真理能真正翻转人生。

被恐惧操弄的社会

在医院里,大卫医生我亲眼看过许多因为恐惧而延误治疗的病例。明明有医疗手段能带来复原的希望,却因为怕疼痛、怕副作用或怕被贴上标签而选择逃避。最终,病情失控,甚至错过了黄金治疗时机。这些真实故事让我反思:恐惧不只让人恐慌,还能瘫痪我们,使我们在应该做决定时裹足不前。

根据哈佛大学进行超过85年的「成人发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许多人在晚年回顾人生时,最大的遗憾并非曾经失败,而是从未尝试。研究主持人罗伯特・华丁格(Robert Waldinger)指出:「最幸福与健康的人,都是与他人关系良好的人。」同样地,圣经中的以色列人,也因恐惧而错失神的应许之地。当探子看见迦南地的人民身材高大,把困难夸大,形容自己「如蚱蜢一样」(民数记13章33节),整个民族便陷入集体恐慌,宁可退回埃及,也不敢踏进丰盛之地,最终在旷野漂流了40年。细究根源,恐惧之所以如此强大,往往是因为人无法确定自己能够掌控未来,也不确信神真的掌权。

仔细观察当代社会就会发现,整个环境似乎不断用恐惧作为主要驱动力。教育方面,从小灌输「考不上好大学,你人生就毁了」的观念,致使孩子不敢放松、不敢追求兴趣,唯恐被贴上「落后」「无能」等标签。职场方面,社会价值默认「不努力加班,你就会被淘汰」。于是很多人过度压榨自己,假日也不敢休息,生怕被更有冲劲的人追上。财务方面,「养老资金池」枯竭、房价飙涨、股市震荡等负面消息层出不穷,彷佛我们永远处于缺乏的危机中,焦虑自然越滚越大。健康方面,新闻媒体充斥「某知名运动员猝死」「年轻人癌症末期」等报导,引发大家的恐慌:「那么健康的人都出事了,我要怎么活?」

在这种氛围里,恐惧不仅没有被合理面对与化解,反而不断夸大与强行灌输,让我们时不时怀疑:「我会不会做得不够好?我是不是要更加小心?要是我做错了决定该怎么办?」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内心依然被焦虑与担忧主宰。 当我们无法挣脱「恐惧文化」,就会把眼光转向看似更高深的领域,希望从「大智慧」获得解脱。但事实是,若这些大智慧仍旧是「人在找神」,那么人自身的局限就会让最终答案停留在不确定之中。

哲学提供了思考架构、辩证能力,但仍倚赖人类的理性。人的知识毕竟有限,当我们面对疾病、死亡或失败时,纯理性的思考未必能抚平心中的不安。佛教强调看破、放下、舍弃执念,在某些层面或能减少烦恼,但若想彻底消除恐惧与罪疚感,就会陷入「修行到底够不够?」的自我怀疑。儒家注重伦理与社会和谐,但对人生终极问题如死亡与永恒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道家以「道」为宇宙法则,却又说「道可道,非常道」,使人找不到绝对的依靠,只能寄望自己悟道。

在这些系统中,我们不断寻求更深奥的理论或更高深的道行,但终究是在黑暗中摸索,凭着人有限的认知与能力挣扎。这样的摸索,虽然可能带来暂时的舒缓,却难以提供真实、永恒且坚定的确信。

神主动走进人的恐惧

当人们从文化到哲学、再到世俗宗教都找不到出路时,通常会陷入更深的绝望。然而,圣经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不是我们要用尽方法去寻找神,而是神自始至终都在主动寻找我们。这才是真正能破除恐惧的解方!

我们可以从几个经典场景看到神亲自来到人当中,用他的同在除去恐惧。

▪️ 亚当与夏娃犯罪后,因害怕与羞愧藏了起来,但神第一个动作是呼唤:「你在哪里?」(创世记3章9节)人虽然背离神,神却寻找他们,用皮衣给他们做衣服,遮盖他们的羞耻,表达了怜悯与恩典。

▪️ 亚伯拉罕担心应许无法实现,问神:「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创世记15章8节)神吩咐他预备献祭动物,以古代劈开牲畜、双方从血路中间走过的方式与他立约。但令人惊讶的是,亚伯拉罕在关键时刻沉沉睡去,只有神的烈火走过那血路,承担一切约的责任。这表明神自己担保他的应许,不是依靠亚伯拉罕的努力。

▪️ 约书亚在耶利哥城边忐忑不安,这时一位「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站在他面前,宣告神已经掌权(约书亚记5章13-14节)。百姓最终只用绕城七天、吹角、呼喊就取得胜利。这不是因为他们战略多好,而是因为那位真正的元帅与他们同在。

从伊甸园到约书亚的故事在在显示:神愿意进入人最深层的恐惧,与人同在。当人找不到答案,神主动来寻找我们,为要除去我们心中的惧怕,这是最关键的转折。

神的同在带来了平安

这种「神与人同在」的应许,在耶稣基督身上达到最高峰。道成了肉身,进入历史,「住在我们中间」(约翰福音1章14节)。神不再只是透过律法或先知远远呼唤,而是亲自披上人的样式,走入我们的痛苦、恐惧与有限之中。

▪️ 客西马尼园,亲尝恐惧。耶稣在被捕前一夜里,极度惊恐而忧伤,甚至「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节)。这代表他真实经历了人类面对苦难与死亡的极大恐惧。

▪️ 十字架上,被神离弃。耶稣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章46节)他在十字架上承担人的罪带来的终极隔绝,让人再也不用害怕被神抛弃。

▪️ 死里复活,胜过死亡。耶稣复活后,向门徒宣告:「愿你们平安!」(约翰福音20章19节)并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章20节)若死亡都已被他征服,我们还有什么可惧怕?

福音远超过任何哲学或道德系统,不是人努力到达神的标准,而是神主动下来,进入我们的恐惧,成为我们的盼望。从此之后,我们不需要在无尽的「我要更勇敢,我要更努力」循环里焦头烂额,因为真正的大能来自神已经为我们开路,并且一直与我们同在。

摆脱恐惧的三个关键步骤

我们如何用信心面对恐惧?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给了一个极为震撼的答案。一般的艺术家雕刻战士时,会强调他的肌肉、武器或战斗的姿态,来表现他的强壮与威猛。但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大卫不是正在打仗的姿态,甚至手中的机弦与石头极为低调,他唯一强调的是大卫的眼神,一种已经胜过巨人歌利亚的眼神。还没打,他就已经赢了,为什么?首先,大卫向后看,他记得自己在旷野牧羊时,如何靠着神的帮助击退狮子与熊。再来,大卫向上看,他仰望万军之耶和华,而不是自己手中的机弦与石头。所以,大卫能够向前看,因为他知道,这场战役神已经胜利了!

因此,信心的关键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知道神已经掌权」。当恐惧临到你时,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步骤,帮助自己回到「神已经与我同在」的事实:

1. 向后看:回顾神过去的恩典。想想过去多少次你以为自己撑不下去了,却在绝望边缘看见转机,或是经历身体、情感、家庭的困境,最终却平安度过。那些不是巧合,而是神的信实。


2. 向上看:仰望基督的爱与复活大能。耶稣曾面对人世间最深的苦痛与恐惧,却仍然宣告:「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章33节)当你想到十字架以及耶稣曾为你经历孤独、甚至死亡,就能明白再大的恐惧也不能阻挡他的爱与大能。

3. 向前看:带着信心跨出勇敢的一步。以色列人在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带领下,绕耶利哥城七天,最后城墙倒塌。我们同样需要踏出信心的步伐,也许是敞开心与人分享、也许是接受合宜的治疗、也许是改变生活方式……任何相信神同在的选择,都会使你更靠近丰盛之地。

基督的同在带来自由

人生看似处处危机与挑战,世界时常带给我们各种恐吓的讯息。哲学、宗教与各种人本智慧虽然能提供分析与指引,最终仍难以消弭我们内在的深层恐惧。然而,从创世以来,神一直在寻找人,并且亲自进入我们的恐惧里,他在伊甸园呼唤亚当、夏娃,亲自走在血路中与亚伯拉罕立约,甚至在约书亚面临耶利哥城时直接显现,最终透过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被钉十字架与复活,彻底粉碎了人类最终极的恐惧――死亡,与神永远隔绝。

「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章9节)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神亲身实现的应许。他已经为你走过一切未知、担当了一切痛苦,所以再没有什么值得你害怕。真正的自由与喜乐,在于相信那位已经寻到你又与你同在的神并未离弃你。

愿你面对任何困境时,都能这么想:「这条路上,我不是一个人。神已经在那里等我,他早就为我铺好了道路。」当你愿意转向他,带着信心前行,你会发现恐惧的高墙并不可怕,因为那位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已经用他的同在扫除障碍。你需要做的,是相信他并往前迈进。




本文原刊载于「大卫医生的诊疗室」,获授权后转载。若有需要联系作者,可至脸书粉丝专页「大卫医生的诊疗室」。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