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芬・柯曼(Stephen M. Coleman)】网路作家Ⅰ 2025.03.30
《亚伯拉罕献以撒》(The Sacrifice of Isaac),佩德罗・奥伦特(Pedro Orrente)。(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 试炼,试探以及信心的考验系列的第三篇。
在犹太传统中,记载在创世纪二十二章的亚伯拉罕前往摩利亚献以撒的故事被称为Aqedah,也就是「束缚」的意思,这故事的力量和情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巧妙地使用戏剧性的反讽进行叙述,因此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神命令亚伯拉罕献出自己的儿子实际上是对他信心的考验(第1节),这是亚伯拉罕所不知道的。然而,亚伯拉罕明知这趟旅程会以他儿子以撒的死为终点,如同我们知道以撒是这位族长唯一的、所爱的儿子,而亚伯拉罕还是顺服地踏上这趟旅程。我们很难避免陷入亚伯拉罕的恐惧和困惑;也很难不被他的信心所吸引。这位族长会为了他最应该爱的神而献上他唯一的爱子吗?叙事的张力是很明显的。
事实上,神在整本圣经中都明确地谴责将儿童献祭的行为(申十二31;十八10 ;诗一零六37-38 ;耶三十二35 ),这一事实毫无疑问让人对神给亚伯拉罕的命令感到惊讶。但更令人困惑的是,神命令亚伯拉罕要杀的那一位正是他应许要透过他来立约的那一位(创十七19 )。以撒是应许之子,神应许要透过他来实现神救赎的目的,他要祝福并赎回一个被罪诅咒的世界。神的命令让人无法理解,但令人惊奇的是亚伯拉罕却遵从了。
亚伯拉罕一生都在相信神的应许这件事上挣扎,他一直都是这样活的。然而,亚伯拉罕这次却遵从了神的命令,将他的儿子献给主作为燔祭。这无疑是一段痛苦的旅程,但他的话表明他深深相信神会忠实履行他的应许。亚伯拉罕将他的儿子和所带的东西留下,对他们说:「我与孩子要到那边去敬拜,然后『我们会再』回到你们这里来」(创二十二5,作者自译,『』为特别强调)。此后,以撒对他的父亲说:「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献祭用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回答说:「我儿,神自己必亲自预备燔祭用的羊羔。」(节7-8)这些话并非亚伯拉罕的空想,而是揭示了亚伯拉罕对神的信心,他相信神会以某种方式将神要他献上的儿子还给他。亚伯拉罕相信他的神是信实的,也相信神会实现他的应许,即使这意味着让他的孩子从死里复活,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的那样,亚伯拉罕「认定神能使人从死里复活,因此就喻意说,他的确从死里得回他的儿子」。(来十一19 )
可以确定的是,神考验亚伯拉罕并不是为了让他发现一件他先前不知道的事。从起初就宣告末后之事的神(赛四十六10 )当然知道亚伯拉罕信心的本质和特徵。但亚伯拉罕被呼召相信神的应许而不是相信自己会犯错的人类理性时,神是要显明、坚固并证明亚伯拉罕信心的真实性。圣经明确地说,神也会出于同样的原因考验我们的信心。神有时会让他的儿女经历巨大的考验和艰难,因为「忍耐要坚持到底……,使你们可以完全,毫无缺乏。」(雅一3-4 )。信心透过考验而被坚固。
然而,神在创世记第二十二章对亚伯拉罕信心的考验无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指向将要来的基督。主的天使阻止亚伯拉罕杀以撒,并提供一只公羊作为以撒的替代品,之后,神指着自己起誓说:
你既然作了这事,没有留下你的独生子,我必定赐福给你,必使你的后裔繁多,像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的后裔必占领仇敌的城门。地上万国都要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二十二16-18 )
因为亚伯拉罕通过了这个考验,恩典之约的祝福就临到亚伯拉罕的后裔,并通过他们临到整个世界。
然而,亚伯拉罕的顺服是一种预表、是影儿,预示着基督不仅在某一个场合顺服,而且是终其一生都完全顺服神。耶稣相信他的天父,愿意顺服他,顺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 2:8 )。神的子民基于基督个人的、完美且永恒的顺服而得到了永恒的祝福。以色列人基于亚伯拉罕不完全顺服得享的盟约祝福,只是这种祝福的匆匆一瞥。神确实为亚伯拉罕、以撒和我们供应了一切,因为他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他连自己的儿子都舍了(罗八32 )。从这个角度来看,亚伯拉罕的考验是独一无二的,它向每个世代的信徒指出了神的羔羊所完成的工作——羔羊是为除去世人的罪孽而献上的(约一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