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仁祥2012.02.19
從鍾斯生前是何等受到印度人的喜愛,多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為要表彰他的貢獻,甚至還和甘地成為非常要好...
應仁祥2012.01.15
「踐行的倫理學」所探究的,就是去分析這些日常的活動,與一個人的品格塑造與生命成長,究竟有什麼關係。
應仁祥2011.12.11
有時候覺得,閱讀也很像是這樣的考古工作。一本許多人讀過,卻覺得沒什麼新鮮之處的書,在識貨的人眼中,...
應仁祥2011.11.27
之所以臨睡前帶本書去床上讀,目的就是看上這入睡前半清醒的狀態,希望能夠從中再爭取點時間。
應仁祥2011.10.30
一晃眼 20 多年過去,當初的文藝青年彷彿憑空消失一般,台灣各大媒體、出版社、文學刊物、財經雜誌都...
應仁祥2011.09.25
顧名思義,本書主題是記憶,盧雲認為,身為一個基督的門徒,就是要成為一個活著的記憶,不斷地用自己的生...
應仁祥2011.07.17
閱讀的人都是海賊,因為他們有以下罪狀──閱讀的人竊取他人智慧。區區二百到三百元的成本,就想把他人五...
應仁祥2011.06.26
長期以來,華人教會對於「從商」的會友,總是缺乏一個恰切的認識角度,不知道這些商人基督徒,除了捐錢不...
應仁祥2011.05.29
鄧不利多不再是個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聖人;相反地,我發現他也曾跌進慾望的深淵、也曾在罪惡中迷失。我...
應仁祥2011.05.22
是記憶的魔法,讓我們不致遺忘; 是記憶的魔法,讓我們知道感恩; 是記憶的魔法,給了我們喜樂; 是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