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思想的蘆葦》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成功全然是恩典臨到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柯志明


基本上,一個人成功(無論哪種類型)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主觀的,一個是客觀的。

主觀條件就是個人的努力奮鬥,如此而已,別無其他。客觀條件則複雜萬端,難以掌控。但主觀條件大受客觀條件的決定與限制,甚至可以說,在某個意義上,主觀條件也是客觀的。

一個人生而有什麼樣的身體、智力、性格是他自己無法決定的,這是客觀的;他會有什麼樣的父母家人,會在什麼樣的家庭成長,以致於他因而會有什麼能力、德性、習慣、生活乃至種種遭遇,這都不是他能完全決定的,這也是客觀的。此外,變化不定又複雜萬端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歷史事件、個人機遇更是遠遠超乎他個人的掌控之外,這更是客觀的。

這些都是深深影響乃至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好好努力奮鬥以致於成功的客觀條件。這就是為什麼說一個人能成功的主觀條件也受客觀條決定(至少部分)之故。

因此,任何一個謙卑的成功人士都深切明白這個道理,他非常清楚知道,他的成功其實全然是臨到他的恩典,也就是一般人說的「好運」,並非他卓越過人,亦非他努力奮鬥的成果。他知道,天下卓越者何其多,努力奮鬥者何其多,但為什麼他能功成名就而別人卻不能甚至失敗,這是他無法完全明白與解釋的恩典。他必因此銘記在心,並為此感謝不已。

因此,一個不為他的成功謝恩(尤其感謝上帝)的人絕非美德的典範,全然不值得我們學習。這種人是危險可怕的,他的成功會不斷激發人的驕傲、自大、冷酷、無情,乃至霸道獨裁,終而輕蔑鄙視失敗者、平庸者、低下者,卑賤者,毫不同情他們,乃至對他們殘暴不仁。

但反過來說,謙卑成功者的努力奮鬥精神,則是我們當學習效法的榜樣。他們非常珍惜且時時感謝所領受的一切美好主客觀條件,善加利用,潔身自愛,培養美德,刻苦己身,努力奮鬥,追求卓越,鍥而不捨。若非如此,他們不會成功。人確實應向他學習,追求實現人性一切美善的可能性。

相對地,許多人領受了相同美好的主客觀條件,而且一生中總不斷有美德者的勸說鼓勵,但他們不珍惜,天天游手好閒,吃喝玩樂,遊戲人間,無思改變,投機取巧,終日所思盡都是惡,終而一事無成,一敗塗地,不只成了無用的人渣,乃至成了危害社會的惡徒敗類。

這是他們自己造成的過錯,不應再怪天怪地,怨天尤人,怪罪命運。倘若他們因此而墜入罪惡與死亡的黑暗深淵,固然可歎,但卻也是他們當得的報應,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我們應怎麼看待評價人的成功與失敗呢?德性不同者,必有不同的看待評價方式。我相信,只有生命的真理能造就我們的德性,並給我們正確看待評價人生的能力。除非我們認識生命的真理並為其所充滿,否則我們不可能有正確看待人生以及評價人的美德。

其實,我們最應努力奮鬥追求的是永恆的生命真理,而不是此生此世終必因死亡而煙消雲散的成功。但若非有從天而來的恩典之助,我們必無法追求永恆的生命真理。



本文引自柯志明老師臉書

【延伸閱讀】: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成功神學?
讓自己的心靈好好安歇
順服是回應恩典,不是為了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