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

| | | | | 轉寄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成功神學?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今天我想聊一下「成功神學」。首先,這個名詞挺有意思的。它應該是從英文的「prosperity gospel」翻譯過來的,但其實不完全一樣,因為英文的直譯是「富裕福音」。然而,「成功神學」可能更全面地表達了這種教導的核心價值:基督徒應該在世上獲取成功,無論是名氣、地位還是財富。

過去幾天,許多人在批評成功神學,因為高雄某間主任牧師開跑車的教會在他們的聖經課程中支持成功神學。我看了一些評論,覺得寫得很好,所以在這裡就不重複了。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成功神學?台灣教會可以批判的事情很多,講臺上的錯誤教導五花八門,為什麼成功神學成為我們普遍抨擊的對象?我覺得底層原因不是神學,而是「仇富」心理。

其實說「仇富」不完全準確,因為我們並不仇視那些既慷慨又不炫耀的有錢人。昨天,我大學最要好的朋友來台灣出差,順道來高雄找我。見面的時候,他送給我們一台最新款的iPad Air。這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和妻子結婚時所有的費用都是他出的。我絕對不會仇視他的富有,反而希望他錢賺得越多越好(當然更希望他能夠信主)。但是,那些整天標榜著自己開跑車、住豪宅而從未送給我們任何東西的基督徒,我們很自然地會感到厭惡。

這樣看來,富裕本身不是問題,而是富裕之後如何管理所取得的財富。我是在加拿大讀的神學院,那時家裡提供的支持不多,我學費大部分是來自美國一位牧師所成立的獎學金。為什麼這位牧師有能力每年資助十多位神學生?因為他曾經是葛理翰(Billy Graham)最重要的同工,而葛理翰又是美國最富有的牧師之一。即使葛理翰過世時身價超過兩千萬美元,但我沒有聽過有人指控他是成功神學。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所傳的福音不是「相信耶穌(或奉獻給他)你就會在世上獲取成功」,而是「相信耶穌你就會獲得永生。」

葛理翰(和他身邊的傳道人)證明了一件事情:不傳「富裕福音」也能富裕。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嗎?得到了財富,部分用來資助窮神學生(另一部分用來購買規模小一點的豪宅);得著好名聲,也不會因為傳講「異端」而受人辱罵。其實我一直對於「富裕的傳道人」有一種過不去的坎。可能是因為我母親,作為一位退休的宣教士,一直都極度的節儉(一餐平均只花一英鎊),為了能夠奉獻更多給宣教機構。也可能是因為我痛恨資本主義在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貧富不均。前幾年我在北京的國際教會服事,工資是很多農民工的五至十倍,那時候每次領工資時都會有種罪疚感。幾年之後在高雄牧會,當我們家庭順利申請到政府的住房補貼時,我之前的罪疚感就完全消失了。我不反對教會給傳道人高的工資,但我確實沒法安心作一位富裕的傳道人,當身邊充滿生活拮据的人。

回到成功神學的根本問題,我覺得不僅是「炫富」如此簡單,也不是「傳道人該不該有錢」而已。成功神學的問題不僅是「錢」,而是包括所有與「成功」相關的因素:高學歷、名譽、地位、權力、人脈、成就、名氣、影響力⋯⋯我們很容易批判追求財富的傳道人,但對於那些用同樣手段追求高學歷或影響力的傳道人,卻給予表揚和鼓勵。我知道,因為我過去二十多年就活在這種「成功神學」裡。

有一年,我在加拿大待得有點枯燥,就回台灣在華神借讀了一個學期。有一次小組,我們要比較不同形式的佈道會,首先觀賞一位在非洲佈道的靈恩派牧師,他的佈道非常簡單,就是認罪、悔改、相信耶穌。之後觀賞一位福音派的牧師,他佈道之前花了不少時間介紹他特別邀請的世界級演唱家和鋼琴演奏家,佈道時以古今中外諸多世界精英的名氣和影響力來佐證福音的真實性。看完之後,一位學生問了一個問題:「誰才是成功神學?」其他學生沒有回答,但我們都知道答案。

我們活在被成功神學充斥的基督教世界裡。成功神學不單是靈恩派的問題,而是受到二十世紀(美國)福音運動影響的基督徒的普遍問題。比較「低級」的成功神學是直接言說:「信耶穌得財富。」比較「高級」的成功神學是反過來表述:「你看我多成功,我是個基督徒。」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成功神學,都與保羅所傳的福音背道而馳:

猶太人要的是神蹟,希臘人求的是智慧,我們卻是傳被釘十字架的基督,這對猶太人是絆腳石,對外邦人是愚拙;但對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是神的大能,神的智慧。因為,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弟兄們哪,想一想你們的蒙召,按著人的觀點,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地位的也不多。但是,神揀選了世上愚拙的,為了使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為了使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一無所有的,為要廢掉那樣樣都有的,使凡血肉之軀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2-29,和合本20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