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

| | | |
| 轉寄

當教會成員在社群網站爭論,稱義的教義帶來怎樣的幫助?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合乎聖經的教義不僅真實,而且實用。唯獨因信稱義的教義(sola fide,「唯獨信心」)尤其如此。我曾在其他地方論證過,唯獨信心可能是全世界最具政治影響力的教義。

但讓我們看看,我們是否可以把這個教義運用得更落地,比如運用於教會成員在社交網絡(例如臉書 [Facebook])上的爭吵。

就美國總統的移民政策和他的政府在邊境造成的破壞,教會成員喬伊(Joe)在臉書上發表了諷刺性言論。教會成員吉爾(Jill)對喬伊的話很生氣,並告訴他,他這樣做缺乏憐憫心。喬伊又發表了一個諷刺性評論,這回是針對吉爾。而吉爾也以牙還牙。就這樣,臉書上的每個教會成員都在圍觀他們的爭吵。

喬伊和吉爾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他們處理這次對話的動機好壞參半。即便他們對什麼是邊境上最公正的事情有不同的判斷,他們或許真的關心什麼是公正。然而,他們都有要捍衛的自我和要投射的自我形像。

許多聖經教義可以有效地應用於這場爭吵,但讓我們應用唯獨信心的教義。這將有助於我們以客觀的(基督所成就的事)和主觀的(這對我們的動機意味著什麼)方式來思考唯獨信心的教義。

稱義的客觀工作

神稱喬伊和吉爾爲義,這是一個盟約性的判決,使他們在神的寶座前有正當的地位,也在彼此面前有正當的地位。法官的「無罪」宣告,不僅僅讓你在法官面前洗清了罪名,也讓你在檢察官、法警、門警、市長、當地雜貨商,甚至整個城市面前洗清了罪名。被神稱義的影響和作用,雖然從根本上說是垂直方向的,因爲我們所違背的是神的律法,但同樣是水平方向的,它是我們彼此之間在約中合一的「法律」基礎。

因此,神稱義的話語再次使喬伊和吉爾在神和彼此面前客觀地合一。兩個人誰也不比另一個更公義,誰也不能對另一個說:「你不是神國的公民。」

稱義的主觀工作

然而,客觀的稱義也會在他們每個人身上發揮主觀的作用,而且是以兩種方式實現。

第一,它除去了喬伊和吉爾自誇的基礎(參羅 3:27)。兩個人都知道他們是不公義的,也知道他們的地位取決於替代性的公義。因此,他們都不比對方強,他們無權互相嘲諷。此外,他們不需要在臉書的圍觀群眾面前捍衛他們的自我形像或道德姿態,因爲他們已經從那些自我稱義和自我標榜的憂慮中釋放了出來。現在他們可以追求真正的益處,包括對方的益處。

這引出第二點,神客觀的稱義除去了他們自誇的基礎,同時也鼓勵了他們對公義的關注,不僅侷限於美國邊境,也包括任何地方。神稱他們為義並沒有廢除祂律法的價值。——「噢,這條律法無關緊要。我們可以忽略它。」恰恰相反,神稱義的話語堅固了律法,律法的標準必須得到滿足,稱義者本身也是義的(參羅3:26)。因此,作爲兩個被稱爲義、被聖靈充滿的基督徒,喬伊和吉爾對不同的政治議題感到生氣是可以理解的,即便他們對這些議題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他們稱義這一事實教他們知曉了公義的價值,得稱爲義的人會關心公義。

經驗教訓

那麼,在這場臉書上的爭吵中,唯獨信心的教義讓我們進一步學到了怎樣的功課呢?簡而言之,它讓我們看到,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很好的對話,但他們對話的方式是錯的。

如果你是他們的牧師,鼓勵他們就公義的問題進行對話,這是很好的, 但也要提醒他們:

● 他們在神面前原本都是被控告的,但如今在基督裡被稱爲義了。
● 他們在稱義上是平等的。
● 他們沒有自誇的基礎。
● 他們不再需要通過贏得爭論來證明自己的義。
● 他們可以自由地承認,他們「實際上並不是什麼都知道」,而且他們有可以向對方學習的地方。
● 他們無須在圍觀群眾面前證明自己。
● 他們蒙召在和平的教會身體中,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爲一的心,即使他們面對分歧。
● 要提醒他們:他們是在基督的國度裡同作國民的,他們最關心的當是祂的國度,因此關於今世國度的任何好的對話,都必須始終以造就門徒和培訓神國公民爲目的。

看到唯獨因信稱義這個教義實際的意義有多大了嗎?

如果你不相信,就想像一下,有另外一個宇宙,其中有另外一位神,他要求我們賺取自己的義。那麼,這場臉書爭論有何不同呢?喬伊會給吉爾定罪,吉爾也會給喬伊定罪,這是最講得通的結局。這個宇宙將會成爲「最公義」的社群網站用戶才會得勝的宇宙。




譯/校:無聲宏揚。本文引用自教會九標誌網站,原文刊載於:What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Means for Facebook Fights Among Church Memb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