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敏雄 2023.11.19
图片提供/123RF
上周我去一个社福机构做团体督导,过程中我跟社工师们聊到自己的焦虑,我说:「其实每次我到不同的社福机构做团体督导时,心中都会有些焦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有一位资深社工师说:「因为每个机构都有它内部复杂的人际问题,而且团体督导还要想尽方法去挖工作人员内心真正的感受和想法,但这些经常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听到自己心里的感受被说了出来,有一种被同理的喜悦,于是我笑着说:「嗯!果然是资深的工作者,你说的真的都是我的焦虑诶。但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焦虑,就是社福机构里的社工师或谘商师都拥有相当丰厚的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我要做什么事情、背后有甚么想法,这些助人工作者也多少可以猜测得到。
所以,有时候某些社工师或谘商师对于我抛出的自我探索问题会很抗拒,因为平时他们已经很习惯分析别人,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现在要转换角度去分析自己、承认自己也有一些尚待解决的困难,自我认同与价值感一定会受到冲击。
也因为这样,每次我去做社福机构做团体督导,都会跟大家说:『我的实战能力没有你们强,毕竟你们长期在第一线服务,最了解现场的问题。我的功能大概就是从你们比较不常使用的角度,协助你们看到不同层面的自己,或跟你们一起探讨眼下瓶颈的可能成因,寻找自己投入助人专业的初衷是什么?你们多数的问题,我大概也是束手无策』!」
特别是找到属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初衷」,通常是我觉得最重要、也最能给助人工作者带来力量的事。就像Grün生动的描述:「我们可以问自己,小时候,我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或者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玩什么,玩再久都不觉得累?......接触到这些图像时,我们工作起来就会很起劲。」
一旦助人工作者可以更专注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双方就可能更安心地将自己的担心、恐惧、渴望与愤怒都交托出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与情绪背后的可能原因,进而拟订具体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
在这种「关怀者」与「被关怀者」角色流动的状态下,没有人是绝对的专家或服务对象,而是在共同经营一个问题解决小团队,所能达到的服务效果自然大为提升,服务绩效也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达标」!
反之,当助人工作者被主管机关的业绩指标挟持,眼睛里就只能充斥着如何在最短时间冲高服务者人次,并且不断询问服务对象「改变了没」?于是,被助人工作者和接受服务的人都很容易感受到「必须改变的压力」,而不再是在信任中全神贯注地聆听、真诚回馈,一起享受找寻更好问题解决策略的成长喜悦。
所以Grün建议助人工作者(我甚至觉得各行各业都适用这个道理),要让自己的初衷或内心的专业想像带领自己每一天的服务,让它们成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而不是被周遭人不切实际的期待或僵化的服务绩效指标绑架。
Grün所说的道理,就是《圣经》提到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六:33)。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诸如自信、被爱与幸福,都不是客观存在且可被具体掌握的「东西」,而是我们得先有「初衷」和具体「人生目标」,并勇敢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一路上,周遭人会更容易被我们的真诚、善意与勇气感染,甚至一起加入我们,并对我们投以信任与肯定,自信、被爱与幸福自然也就伴随而来!
参考资料:
Grün, Anselm、吴信如(2018)。《不再当个无助的专业助人者:亲爱的好撒马利亚人,记得照顾好你自己!》(郑玉英译)。台北市:南与北文化。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好撒马利亚人与永生之道
什一奉献,看见他人的需要
谁是我的邻舍,以及我为什么要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