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纪惠容 2018.12.23
图片提供/123RF
一位目睹父亲殴打母亲超过10年的案主小杰,在接受励馨专业服务,推想自己的生命历程图时,居然以一把枪做为他人生最后的终结!
这位孩子和他的母亲在某次父亲严重暴力下逃家,各自居住,家庭崩解后,小杰被迫独立生活,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位少年若无励馨的及时介入服务,复仇欲望极可能成为活下去的动力,酿成无可逆转的悲剧。
翻开报纸,常常会有人伦悲剧弑父的新闻,近日高雄冰尸案,长子合谋杀害父亲,震惊社会,到底有甚么深仇大恨,让孩子犯下如此凶残的报复行为?台湾社会又该如何扭转这样的人伦悲剧?分析一些弑亲案件,不少少年长年目睹家暴,甚至高达80%的目睹暴力儿少继而成为受暴者,长年未曾被任何保护体系发现。若再加孩子长大后的交友圈为逞英雄式的行为模式,就很容易擦枪走火。
根据研究,长期在家庭暴力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被暴力行为同化,不知不觉中复制了暴力行为模式,以至于出现攻击同侪行为、怀疑、或是不信任的行为。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及少年,成年后成为家庭暴力被害人或加害人的比例约为一般人的5至10倍。
恐衍复制暴力倾向
卫福部统计显示,国内每年平均通报的目睹家庭暴力儿少人数约2万人,但这个数字被低估了,因为,台湾每年有6万多起亲密暴力案件,推估约有7万名孩子暴露在家庭暴力之中,感到恐惧、忧虑、孤单,造成心灵与生活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群儿少因为目睹暴力,长期受创,虽然不直接受暴,但在目睹家人受暴过程中,心理上却常处于不安,担忧家人被家暴,因此常作噩梦、智力发展迟缓、影响人际关系,人格上可能过度扭曲或偏激;若持续忽略此创伤,日后可能造成人格上扭曲或偏激,或有复制暴力的倾向,恐怕造成日后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这些孩子急需被关爱与修复。
美国学者修斯1995年研究发现,童年受创儿随着年龄的长大,开始有较多保护自己的能力,亦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选择不在家中捱打、捱骂,但他们可能常出现情绪困扰,此时若得不到疏导、支持,青少期会呈现出各种极端的自毁行为,如逃家、药物滥用、自杀或杀人的念头,以及贩毒或偷窃等犯罪行为来逃避当前的不满,所需社会成本难以估计。
励馨实务研究经验也发现,这些目睹暴力的少年心中都有一把火,若无任何体系介入关心,心中那把火犹如未爆弹,潜藏在社会中,难以保证不再发生少年弑亲案,以台湾为例,近年就发生了超过数十起少年弑亲案,件件令人惊心。目睹暴力的孩子需要其亲友邻里、学校老师及时察觉、通报,让保护系统介入协助,或许可中断暴力循环。很遗憾的是,综观台湾的家暴通报纪录,教育单位的通报率一直很低,仅2至3%。
协助孩子免于复制暴力的「保护因子」,包括:儿童内在资源、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儿童内在资源包括:课业上的成就感等,都能帮助孩子自我肯定;家庭支持包括:祖父母及亲戚的支持;社区支持包括:遇到关心自己的老师、同学、邻居、社工、教会会友等重要他人。三个相互影响系统,提供孩子正向滋养的关系,才能杜绝下一个「少年杀手」。
将付更大社会成本
虽然,2016年1月,立法院三读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修正后的《家暴法》将目睹家暴的儿少也列为保护对象,现行保护令款项有关禁止骚扰、迁出被害人住居所、远离特定场所等命令,都延伸到目睹儿少。
然而,检视目前政府防暴体系最大漏洞包括:一、偏远地区保护因子(政府、社区、家庭)非常不足;二、政府对童年期创伤少年并未给足医疗、福利、谘商等资源。因为政府的资源大都只集中在帮助暴力事件发生当下的受害者或儿童,少年是长期被社福资源忽视的族群。台湾社会若不拿出资源投资偏远地区保护因子及帮助童年期受创少年,可预见台湾将因此付出更大社会成本。
本专栏与励馨基金会 合作。
【延伸阅读】:网海中的亲密关系
问问题,给答案
用微笑见证勇敢改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