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从耶稣的成长中我学到了什么?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生命成长是人面临的基本问题。我要长成什么样子,怎么样才能成长,成长的中心点是什么等等,这些是不能不考虑的。多年前,当我认真阅读《路加福音》第2章时,突然发现了成长的秘密,它集中体现在耶稣成长的过程中,耶稣是怎么成长的,这也是我成长的道路和方法。

这一章内有三节经文概括了耶稣的成长之路。第一节经文是:「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路2:40)第二节经文:「耶稣的智慧和身量(或译:年纪),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第三节经文: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译: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路2:49)

一、生命的火焰:成长的内在动力

当探索生命成长之路时,我们不是要获得知识,而是要获得新生命,或者说,使生命更新。正如一位古代修士所说的那样:「一切议论都应当从自己开始,以自己结束,因为对于你自己来说,你是第一个人,也是最后一个人。」

关键是发现生命的渴望,成长的内在动力和目标。

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源于成长的渴望,这渴望是心灵内在的火焰,是成长的泉源和动力。杰诺・梅说,在每一个人的里面——那个称为我们心灵深处的地方——都有一份渴望。这个渴望在我们一出生时就伴随着我们。它从未完全获得满足,亦不会消失。虽然我们时常忘却它的存在,它却始终是清醒的……在这个渴望中,可以找到我们真正的自己和存在的动机。

其实,人人都有一颗饥渴的心,只是饥渴的物件不同而已。或者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问题是那是一团什么样的火,是什么样的干柴在等待燃烧。路易士曾经指出,人唯一无可挽回的错误,就是假装自己的渴望已经得到实现了,实际上却是一无所有,或者只是发现了欲望本身,抑或满足了另外一个欲望罢了。

这个所谓的「另外一个欲望」,可以说,就是使人不能真正成为人的渴望。它同时也是这个世界对人之生命的判断。说白了,从古至今,这些欲望无非就是对钱财、权力、情色和声望的渴望而已,再加上一个长寿,好死不如赖活着。

把这一切当作你生命追求的最高目标,人就是被这个世界牵着鼻子走,也是让自己内在的罪性勃然而动。

罗马书7章13节至25节是对人心的最好描述。

人渴望的最大悲剧,就是无视最好的渴望,而把次好的渴望当作最好的渴望,从而使最好变了味。

如何能找到心中最好的渴望,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中似乎从形式上说明白了这一点:「只有一个唯一的办法,反求诸己。考察一下你写作的动机;检查一下它是否扎根于你内心的最深处,你要坦白,如果不让你写,你是否必死无疑。这是首要的。你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反躬自问:我必须写吗?你要在内心里挖掘出一个深刻的答覆。如果答覆是肯定的,如果您可以用一句坚定的、简单的话‘我必须’来回答这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按照这个必然性建立您的一生吧,您的一生,直到它最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时刻,都必须是这种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您去接近自然。」(注)

是不是没有它你就活不下去,这个它,就是你心中最深的渴望。

耶稣在对父母的回答中,说出了自己的渴望:「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我特别喜欢括弧里的那个翻译:「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在耶路撒冷耶稣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圣殿。圣殿就是耶稣的家,这个家是安身立命之家,也是寻本溯源之家,是人之为人的所在。耶稣要住在这个家中,就是说,活在天父的爱中,活出天父的爱。

「在天父家里」的「在」字是什么意思?耶稣说的很清楚,就是把「我父的事」放在心上,放在最高位置上,天父的旨意,就是圣子生命的根基和目标。

上帝的旨意是无比美善的。愿上帝的旨意成就,这就是耶稣的最大渴望,是他一生之久的渴望。所以诗人歌唱:「上帝啊,我的心渴慕你, 如鹿渴慕溪水。」(诗42:1)
而被誉为牧师中的牧师的陶恕则说:上帝啊,我已经尝过你的美善,它使我既满足,又使我更加渴望;我痛苦地意识到自己需要你更多的恩典,缺少对你的渴望,我感到多么的羞愧;上帝啊,三位一体的上帝啊,我要更多地有你;我渴望被更多的渴望所充满,渴望仍然有更多的渴慕。

渴望耶稣,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最大渴望。

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约7:37)他又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4)

让耶稣成为我们的渴望,就是渴望变得更加像他,越来越像他。

如何让耶稣成为我们的渴望?说到底,就是思与行这两个方面。在思想层面,就像耶稣那样,「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也就是说,以基督之心为我心。在行动层面,耶稣是「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约6:38),那我们就是遵照耶稣的命令而行。

思与行合二为一,就是荣耀上帝。圣子唯求天父的荣耀。(参约8:50)这也应当是基督徒之所求。

奥古斯丁说得好:「上帝的儿子降世,为要叫人晓得怎样生活。」

二、平衡(全面)的成长

耶稣从四个方面展现了生命成长的维度:身体、知识,社会关系和灵性。

Plummer说:「这个成长过程,乃是完全的人性之完美的成长,也没有任何人性的缺陷。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个能够实现理想人性的孩童的成长。」

第一:身体。

人是有身体的,这一件事既可能被忽视,也可能被扭曲,但在生命成长中,却是不可或缺的。「强健起来」(路2:40)就是衡量身体的一个基本指标。

基督教从来没有把物质看作是邪恶的,邪恶的是人心中的罪。当上帝创造了这个物质世界时,每一个物质的东西,从风雷云电,山川湖海,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在上帝看来都是好的。而创造了人之后,上帝看他甚好。即使人堕落了,身体依据是上帝的伟大创造,并且至今还按照造物主赐下的规律运转。

并且,基督教有一个很特别的观点,身体是圣灵的殿。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好好照顾这个殿,彰显上帝的荣美。「强健起来」就是这个荣美的基本标志。

第二:知识或智慧。

「充满智慧」(路2:40)这是耶稣为我们展示的生命成长的第二个维度。

中国的基督徒常常抱着一种反智主义,认为知识是不重要的,知识使人自高自大。其实,使人骄傲的是人的骄傲之心,而非知识。无知之人常常抱着同样的骄傲,为自己的无知而骄傲,反而以为自己属灵。

保罗是一个伟大的榜样,他与希腊人辩论时,是以具有丰富的希腊文化知识为基础的。

自然科学的知识似乎很少有人反对了,但人文学科的知识我们经常拒绝。

读《箴言》,基督徒记住了一句话:「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箴1:7),但却忽略了另外一句话:「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箴2:10)

我以为犹太人对知识的看法比较健全。在他们中长久流行的一句谚语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你获得了知识,你还缺什么呢?如果你缺少了知识,你又获得了什么呢?」

一个明证,据统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三分之一是犹太人。

第三个维度:爱邻居。

《路加福音》描述为「人喜爱他的心」(路2:52)。这是一个双向的结果,你如果不爱别人,哪怕你再棒,别人与你近距离接触后,也不会喜欢你的。

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我们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

上帝对于人的关系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利未记》中把它集中概括为:「要爱人如己。」(利19:18)耶稣说,这是最大的诫命之一。(参可12:31)

只有在爱邻居中,人的生命才能成长起来。

第四个维度,也是最重要的维度,就是爱上帝。

路加福音把它概括为两句话,一个是上帝喜爱他的心,另一个就是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参路2:40)耶稣说,上帝给人的两条最大的诫命就是:爱上帝、爱人。

爱上帝有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爱上帝的话,把它视为每日的粮食,吃下去,靠着它活着。即读圣经,遵照上帝的话而行。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祈祷。路德说,信仰无他,不过是祈祷而已。奥古斯丁说,祷告无非是爱而已。对此我做一点解释,这里所谓的爱,首先是说上帝先爱了我,我要接受上帝的爱,对上帝的爱献上感恩,并坚信他爱我直到千秋万代。如此思,如此行,你才会爱上帝。

结束语

把身体、知识、爱人与爱上帝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生命的成长,这是一个丰富的平衡的成长。

最后加一句,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生命也不可能一天成长起来。因此,成长,这是一生之久的选择。

注:《里尔克散文选》,P344,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8.03.05

本专栏与《举目杂志》、《海外校园》合作

【延伸阅读】:
财富与扰害
追求卓越不是梦
天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