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分光鏡

【作者:王道維信望愛閱讀 2016.03.27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雖不是電影迷,但每次有朋友推薦或是聽到一些影展得獎作品的劇情,就立刻想找出該片來欣賞。只是常常不是因為沒有時間,就是在店裡找不到片子而作罷。結果,連起初的一丁點感動都被接踵而來的瑣事所排擠,為時光的塵垢所掩蓋,逐漸消失於記憶深處。直到後來想起,才發現生命已悄悄地被添上一抹殘念……

現在,陳韻琳這本新作《破碎、療癒與希望― 22個國際名導演的得獎電影》可說在相當的程度上彌補了我們這種遺憾。與一般網路上容易找到的簡介或影評不同的是,韻琳姊從台大歷史系的訓練、傳道牧養的經歷、小說家的創作到廣播節目的製作,早已練就了第一流的說故事能力,能將本來埋藏在鏡頭、音樂、剪輯、表情或甚至歷史背景中的眉眉角角作有機性地串連與裁切:不論是大時代風雲變幻的刪繁就簡或是小女孩複雜心事的娓娓道來,每位認真的讀者都能從她的文字敘述中看見這些經典電影的重現,不但在我們心中迴盪出深遂的共鳴,也見證著她近年來所努力推廣的人生美學。

提到了「人生美學」,乍聽起來有些詭譎。畢竟對多數人而言,「人生」不外乎是從小到大的經歷組合,或有平凡順遂、或有高潮迭起,但何來「美學」之有?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以第一部電影,「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為例子。故事簡要如下:

一位出身於雙親皆為聽障家庭的女孩,自小就藉由手語與其父母有深深相依的情感。但是長大後無意間迷上了黑管這個樂器,並且在其姑姑的調教下有很好的表演與進修的機會。但是她的父母一直沒有辦法接受這位曾經極為貼心的女兒竟選擇了這種他們永遠無法參與的生涯發展。同時間,她卻遇上一位熱心教導聾啞孩子以身體來感受音樂的大男孩。就這樣,理想、親情與愛情間互相的拉扯使得這段寂靜之路走得並不容易,直到有一天,她父親在演奏廳的門後悄悄出現⋯⋯。

在這個故事的末尾,韻琳姊加上一句深刻的註解:「寂靜並不是『聽不見聲音』,寂靜是失去愛以後的拒絕溝通。」

其他類似的例子也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連天,或者等待於孤單老人的畫室一角,就端看我們如何咀嚼手上的這些故事,如何回應內心的感動。畢竟故事是作者依循時間的敘述,但是美感卻是讀者超越時間的感悟。

因此當我們談到「美學」時,與其為其本質如何而爭論,倒不如直接從欣賞的角度入手。這裡我想藉由西方近代最重要的哲學家康德的審美判斷(註一)來作簡單的說明。康德認為關於「美」的鑑賞會帶給我們無利害的愉悅感並且具有無概念的普遍性。應用於本書所揭露的人生美學,前者提醒我們在欣賞這些藉由電影所展現的人生時,並不是因為劇情與我們生活經驗相近與否來決定喜不喜歡,反而是要「隔著距離」(無利害性)才能反芻其中的玄機。後者進而幫助我們了解,雖然每個故事都有其特殊的環境與人物,但是生命本身的感動(無概念性)總是能越過既有的文化藩籬來挑動普遍人性中的敏感心靈,進而轉化我們對於現實處境的反省。

這讓我想到,在物理光學實驗中有種神奇的鏡子,叫「分光鏡」(beam splitter)。它可以把一道光分成兩束朝不同的方向走去,也可以讓兩束不同來源的光結合在一起,互相干涉影響。通常這是用在比較這兩道光的相位關係,也可用於製造立體全像術,眩人眼目。我想韻琳姊的這本書,或者也可視為兩套分光鏡的組合:一方面將電影的故事分光出整體架構與重點脈絡,讓我們可以了解導演的匠心獨運;另一方面她溫厚的文字詮釋也呼喚著讀者投入個人生命來體會,讓兩者最後交融於我們閱讀的當下,在未來開演出另一齣更為真實生動的作品,名之為「人生」。

在這種「人生」X「美學」的理念架構下,韻琳姊在此書中收錄了22 部以破碎、療癒和希望為主軸的電影,將我們每個人都必然會面對的負面經歷,如理想挫敗、關係重整、暮年回首、與死亡陰影等串聯在一起。雖然這不是個受歡迎的主題,卻可能正是我們內心深處最難忘的色彩。如果可以,我會想選「青」來代表本書的顏色―那並不是使人覺得憂鬱的藍,更非不藍不綠沒有個性的青,而是宋徽宗夢中所見,讓汝窯一舉成為五大名窯之首的「雨過天青色」!(註二) 那是一種久旱逢甘霖的喜悅,一種頹圮塵寰中的微悟,一種臘盡冬殘後的青澀……

這樣看來,當真實人生竟成為我們審美的對象時,豈不也代表在冥冥之中,我們的心靈也被提升到某種更高的層次,才得以將這些愛恨交織卻又如夢似幻的一生都當成精心設計的作品來欣賞?因此這本書絕不只是寫給喜歡看電影卻籌不出時間的朋友,更是寫給希望品味真實人性的你與我,寫給那些等待看見生命盼望的人們。也許,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這些精彩深刻的故事,像一扇扇窗戶引導我們看見生命的豐饒,也返照出造物者在我們心中那榮美的形像。

(註一) 見康德《判斷力的批判》,俗稱第三批判。康德並不討論關於美的本質而是分析對於美的判斷力。這裡的「判斷力」是指在具體事物中運用知性(understanding)與理性(reasoning)的先天原則能力,在他的批判哲學中也是作為溝通知性的自然與理性的自由的橋樑。他在此書中將判斷力分為「審美判斷力」與「目的論判斷力」,而前者正是他的先驗美學理論的主要基礎。在「審美判斷力」中,又分析出「美」與「崇高」的不同。對於美感的判斷,他根據質、量、關係與樣態提出四個判斷機竅(moment)。本文所引用的無利害的愉悅感並無概念的普遍性是前兩個機竅,而後兩個機竅(自然的合目的性與典範的必然性)為前兩者的先天基礎。但為免累贅就不再多作說明。

(註二)傳說北宋徽宗(西元1082-1135)曾夢見到雨過天晴後的遠方天空,遂以「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要求工匠燒製出這令其難忘的顏色。最後以汝窯工匠勝出,成為當時五窯之冠。但事實上此詩最早出自五代後周世宗柴榮(西元921-959),是形容當時柴窯的瓷器。但柴窯窯址到北宋初年已無處可考且幾無傳世作品,後人遂將此詩轉託於歷代書畫藝術成就最高的皇帝宋徽宗身上,並以「雨過天青色」形容汝窯瓷(成就最接近柴窯)。汝窯瓷目前全球典藏不足七十件,為中國文化千年來的頂級珍寶。

全國各地基督教書房一覽表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