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伯與他的家庭恢復興盛》( Job and His Family Restored to Prosperity),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1805年。(圖片來源/WIKIPEDIA) (三)仰望必須獨自受苦的救主,逃離絕望的地牢! 透過約伯,我們看到一個人處在絕境中是如此的孤獨、痛苦和絕望,而他的問題,也是包括我們在內無數上帝百姓的問題:為什麼上帝一直在沉默?我們當如何逃離這絕望的地牢?還記得《天路歷程》裡,基督徒想到的那個逃跑的方法嗎?斯蒂芬•戴維牧師說,我們可以從約翰•班揚的作品中學習,他為基督徒和同伴盼望找到了逃離城堡的方法,這也是我們所有人逃跑的方法。是什麼呢? 在《天路歷程》一開始的時候,基督徒就得到了一把小鑰匙,有人告訴他,無論什麼時候需要開門,他就可以使用這個禮物。這把特殊的鑰匙有一個名字,叫「應許」。一天晚上,基督徒想起他的口袋裡有這把鑰匙。於是掏出來,打開牢門,他和同伴就快速逃離了疑惑城和絕望的地牢。他們所倚靠的,他們的秘訣,不是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的決心,而是一把叫做「應許」的鑰匙。 「上帝的應許」,是我們的盼望所在,是打開絕望之門的鑰匙。《天路歷程》沒有說錯,不過,這似乎有點含糊,不那麼具體。戴維牧師指出,上帝應許的鑰匙,是「主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伯13:5);以及「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29:11)這更具體一些了。不過,好像還差點意思,因為,畢竟當一個人深處無窮無盡的黑暗與深淵中時,末後的指望到底是什麼?在何處? 上帝所說的不撇下,不丟棄,我怎麼感覺不到呢? 我們需要更具體、更清楚,真正能夠給我們安慰的回答和答案。 現在,讓我們再來思想一下《約伯記》第6-7章。請在你的腦海里思想這兩章經文所呈現出來的約伯的形象。請你想象一下,你現在是坐在一架飛機上,在低空盤旋,在俯瞰一個無辜受苦者,他一個人坐在爐灰中,周圍是三位來安慰他的朋友,但實際上,照他所說,朋友們是詭詐的,沒有帶給他安慰,反而是傷害,是背刺!孩子失去了,妻子不理解他,朋友們給不到任何安慰,還有,上帝在沉默。約伯的背影,一個義人,一個完全人,此刻,在大地上顯得是如此的孤獨。地之間,一片死寂,只有他自己的聲音,在迴蕩。這聲音是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我告訴大家我所看到的:是基督,十字架上的基督。 我所聽到的,就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痛苦的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受苦的約伯,其實正是彌賽亞,是基督,是基督十架受難的寫照。在6-7章,我們其實看到了一個大寫的福音,看到基督在受難。我們在聆聽基督在十字架上痛苦的呼喊。只有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約伯在這裡不明白的,上帝為什麼如此大題小做,睚眥必報,與他為敵。不是約伯,而是基督。 約伯是純正的,基督更是完全無罪的,但在十字架上,上帝是與基督所代替、所擔當的所有罪人的罪為敵。基督必須孤獨地為罪人的罪而受苦和受難。在《約伯記中的基督》這本書裡,作者威廉姆斯牧師這樣說:「彌賽亞尋找安慰者,但找不到一個。這個沒有安慰的孤獨經歷,是基督受苦的特徵……基督在祂最痛苦的受難中,沒有任何來自他人的憐憫……聖經強調了祂得不著安慰的孤獨,凸顯了祂獨自背負痛苦的實際,祂必須如此。正如我們是唯獨被基督拯救,我們的救主也必須獨自受苦。」基督必須獨自受苦,必須獨自承受十字架的苦難,沒有人能分擔祂的重擔,沒有任何人能提供同等的贖罪價值。唯有如此,祂才能拯救千千萬萬的罪人。約伯的絕望,約伯的痛苦,約伯不被朋友理解,以及上帝的沉默,都是指向必須獨自受苦,獨自擔當罪人的懲罰的基督。孤獨的經歷,是彌賽亞經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約伯暫時還不能理解這個矛盾,這讓他極其困擾,就是自己作為一個無可指摘之人,卻遭受上帝明顯不公正的對待。他認為上帝是矛盾的,不可理喻。他的朋友也無法理解,他們顯然還不太認識什麼是代贖的福音。 當然,耶穌才是真正無罪的義人,約伯只是一個不完美的預表。約伯的觀點並不是完全對,也不是完全錯。比如,約伯感覺上帝把他當作敵人,這只是他的感覺,而不是事實。事實恰恰相反,在1-2章的序幕中,我們知道上帝為約伯辯護。撒旦才是他真正的敵人。不過,約伯所預表的基督,在十字架上卻真正經歷了上帝將祂視為仇敵的時刻。在那一刻,上帝把祂對罪的所有忿怒,都傾倒在了耶穌的身上,從預表的這個角度,6章4節(因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我的靈喝盡了。神的驚嚇擺陣攻擊我)和7章20節(鑒察人的主啊,我若有罪,於你何妨?為何以我當你的箭靶子,使我厭棄自己的性命)又是對的,很奇妙。 耶穌成為上帝傾倒祂忿怒的箭靶,祂心甘情願承擔我們罪的重擔,祂沒有像約伯那樣,毫無克制地抱怨,因為耶穌完全知道自己為何受苦。當耶穌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 不是祂不明白,而是在表達祂與天父分離的最深切的痛苦。 所以,6-7章約伯痛苦、無助的呼喊,在更深的屬靈層面上,正是我們的救主在表達祂的憂傷與痛苦。約伯不明白上帝為什麼向他掩面和沉默,而主耶穌知道答案,但祂在自己的人性中,依然可以發出痛苦的哭泣與呼喊。如果你不知道在十字架上,主耶穌所經歷的痛苦有多深,祂靈魂的重負有多重,你可以根據《約伯記》6-7章不斷地默想。這本該是我們的呼喊,但我們的救主都為我們擔當了。6-7章讓我們看到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基督十字架的福音;而這正是上帝偉大、信實的應許,也就是《天路歷程》中基督徒和同伴,以及今天我們能夠逃離絕望地牢的那把鑰匙,並且是唯一的鑰匙,也就是十字架的應許與盼望。 我們只有仰望獨自受苦的救主,才能逃離這絕望的地牢!當你處在灰心、沮喪、失望和絕望中,感覺上帝離你很遠,甚至你完全都不知道祂在哪裡的時候,天父說:「親愛的孩子,我從來都沒有遠離,我也沒有沉默,看,耶穌的十字架,就是我對你的愛的證明。」還有什麼,能比十字架上的耶穌更能顯明天父對我們的愛呢?很多時候,你以為上帝在沉默,但是,親愛的弟兄姊妹,十字架一直在說話。十字架始終矗立在那裡。上帝藉著基督的十字架在向我們說話。 正如前不久前在美國被槍殺的一位基督徒社會活動家,我們的弟兄查理•柯克生前所發的最後一句推文:「耶穌戰勝了死亡,所以你可以活著。」對於查理•柯克的驟然離世,我們都很悲痛,但天父沒有沉默,祂許可如此黑暗的事情發生,因為祂說:「看,十字架可以證明,查理還活著,他已得享永生。」 有一本書推薦給大家,就是《上帝瓶中的眼淚》。書的作者黛安•郎貝格博士是一位有幾十年服侍和輔導經驗的聖經輔導專家,她常年輔導那些大屠殺倖存者,創傷後應激障礙人群,遭受家庭暴力包括遭受性虐待的兒童,等等,全世界範圍內無數的受苦者。郎貝格博士說,「我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唯有在那裡,創傷和上帝相遇。基督自己忍受了一切的恐懼、無助、無力、摧殘、棄絕、沉默、損失,甚至地獄。祂理解創傷,甘願為我們進入創傷。祂承受了屈辱、降卑、背叛、棄絕、赤身露體、孤獨、黑暗、上帝的靜默、無助、羞辱、悲慟,祂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要記得,祂全都明白。」 弟兄姊妹,你相信嗎?你相信上帝的應許嗎?上帝看似沉默,但復活的主一直在藉著高高豎立的十字架對我們的心說話。祂說,沒有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事,能使祂的愛與你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這愛,約伯暫時還不太明白,不清楚,他感覺上帝與他為敵。但我們現在清楚了,因著十字架,我們堅信,在基督裡,唯獨在耶穌基督裡,上帝永遠以笑臉迎接我們,祂永遠不會小題大做,不會睚眥必報,不會冷酷無情,因為基督已經為我們擔當了。或許我們還會像約伯這樣對很多苦難的發生感到不理解。我們還會哭泣,吶喊,憂愁,焦慮,但我們確信,主已經得勝,祂也必再來,這是祂的應許。請記住,上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裡都是是的(林後1:20a)。願主幫助我們,藉著今天的經文,不斷思想主的痛,主的苦,思想祂已經經歷和勝過這一切的苦難,思想十字架上祂綿綿不絕的愛。然後,讓我們仰望必須獨自受苦的救主,從而能夠逃離這絕望的地牢! 我們一同來禱告: 主,我們感謝你,當我們看到、聽到、想到你在十字架上為罪人受難,孤單、無助,忍受地獄的折磨與刑罰,想到你對我們不變的愛,犧牲,降卑,捨己,恩慈,無盡的憐憫與體恤,我們怎能不對你充滿了感恩!願保惠師聖靈不斷激勵、點燃我們,使福音的火一直在我們心中熊熊燃燒,使我們可以回應主的愛,獻上自己,為主所用。感謝讚美主,禱告奉耶穌基督得勝的名,阿們!
※本系列文章授權自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