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的考驗

【作者:史蒂芬‧柯曼(Stephen M. Coleman)網路作家Ⅰ 2025.03.30



《亞伯拉罕獻以撒》(The Sacrifice of Isaac),佩德羅·奧倫特(Pedro Orrente)。(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編者注:這是《桌邊談》雜誌: 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的第三篇。

在猶太傳統中,記載在創世紀二十二章的亞伯拉罕前往摩利亞獻以撒的故事被稱為Aqedah,也就是「束縛」的意思,這故事的力量和情感是無與倫比的。作者巧妙地使用戲劇性的反諷進行敘述,因此讀者從一開始就知道神命令亞伯拉罕獻出自己的兒子實際上是對他信心的考驗(第1節),這是亞伯拉罕所不知道的。然而,亞伯拉罕明知這趟旅程會以他兒子以撒的死為終點,如同我們知道以撒是這位族長唯一的、所愛的兒子,而亞伯拉罕還是順服地踏上這趟旅程。我們很難避免陷入亞伯拉罕的恐懼和困惑;也很難不被他的信心所吸引。這位族長會為了他最應該愛的神而獻上他唯一的愛子嗎?敘事的張力是很明顯的。

事實上,神在整本聖經中都明確地譴責將兒童獻祭的行為(申十二31;十八10 ;詩一零六37-38 ;耶三十二35 ),這一事實毫無疑問讓人對神給亞伯拉罕的命令感到驚訝。但更令人困惑的是,神命令亞伯拉罕要殺的那一位正是祂應許要透過他來立約的那一位(創十七19 )。以撒是應許之子,神應許要透過他來實現神救贖的目的,祂要祝福並贖回一個被罪詛咒的世界。神的命令讓人無法理解,但令人驚奇的是亞伯拉罕卻遵從了。

亞伯拉罕一生都在相信神的應許這件事上掙扎,他一直都是這樣活的。然而,亞伯拉罕這次卻遵從了神的命令,將他的兒子獻給主作為燔祭。這無疑是一段痛苦的旅程,但他的話表明他深深相信神會忠實履行祂的應許。亞伯拉罕將他的兒子和所帶的東西留下,對他們說:「我與孩子要到那邊去敬拜,然後『我們會再』回到你們這裡來」(創二十二5,作者自譯,『』為特別強調)。此後,以撒對他的父親說:「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獻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回答說:「我兒,神自己必親自預備燔祭用的羊羔。」(節7-8)這些話並非亞伯拉罕的空想,而是揭示了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他相信神會以某種方式將神要他獻上的兒子還給他。亞伯拉罕相信他的神是信實的,也相信神會實現祂的應許,即使這意味著讓他的孩子從死裡復活,正如《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的那樣,亞伯拉罕「認定神能使人從死裡復活,因此就喻意說,他的確從死裡得回他的兒子」。(來十一19 )

可以確定的是,神考驗亞伯拉罕並不是為了讓他發現一件他先前不知道的事。從起初就宣告末後之事的神(賽四十六10 )當然知道亞伯拉罕信心的本質和特徵。但亞伯拉罕被呼召相信神的應許而不是相信自己會犯錯的人類理性時,神是要顯明、堅固並證明亞伯拉罕信心的真實性。聖經明確地說,神也會出於同樣的原因考驗我們的信心。神有時會讓祂的兒女經歷巨大的考驗和艱難,因為「忍耐要堅持到底……,使你們可以完全,毫無缺乏。」(雅一3-4 )。信心透過考驗而被堅固。

然而,神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對亞伯拉罕信心的考驗無疑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指向將要來的基督。主的天使阻止亞伯拉罕殺以撒,並提供一隻公羊作為以撒的替代品,之後,神指著自己起誓說:

你既然作了這事,沒有留下你的獨生子,我必定賜福給你,必使你的後裔繁多,像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的後裔必佔領仇敵的城門。地上萬國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二十二16-18 )

因為亞伯拉罕通過了這個考驗,恩典之約的祝福就臨到亞伯拉罕的後裔,並通過他們臨到整個世界。

然而,亞伯拉罕的順服是一種預表、是影兒,預示著基督不僅在某一個場合順服,而且是終其一生都完全順服神。耶穌相信祂的天父,願意順服祂,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 2:8 )。神的子民基於基督個人的、完美且永恆的順服而得到了永恆的祝福。以色列人基於亞伯拉罕不完全順服得享的盟約祝福,只是這種祝福的匆匆一瞥。神確實為亞伯拉罕、以撒和我們供應了一切,因為祂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祂連自己的兒子都捨了(羅八32 )。從這個角度來看,亞伯拉罕的考驗是獨一無二的,它向每個世代的信徒指出了神的羔羊所完成的工作——羔羊是為除去世人的罪孽而獻上的(約一29 )。




本文選自《試煉,試探以及信心的考驗》系列合集。

史蒂芬‧柯曼(Stephen M. Coleman)博士是費城西敏神學院的舊約助理教授,也是艾倫格羅夫斯(J. Alan Groves)高等聖經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