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播在傷害處的寬恕種子,陳進興伏法省思 陳進興受死刑事件
── 平心看待陳進興槍決事件

作者:陳韻琳


◤讓社會擁有合理的正義◢

  基督徒往往會有一種迷思,就是無法平心看待基督徒政治人物,與惡人 悔改成為基督徒。原因是基督徒非常習慣於「只要是基督徒,就應當以信以 愛彼此相待」,忽略掉社會、政治,往往不只是需要基督徒之間的愛心,還 需要政治人物的睿智績效,與社會合理的正義。

  拿陳進興事件來說,當陳進興悔改信主,不知道多少基督徒便開始傾向 認為:「陳進興既然悔改了,就是一個見證,所以應當禱告懇求奇蹟,讓他 不會被判死刑,好有機會繼續作見證。」甚至基督徒開始對白冰冰要求:「 槍斃陳進興無濟於事,白曉燕又不能死裡復活,白冰冰現在需要的是學會饒 恕與愛。」

  在這樣的觀念底下,隱含了已將一樁屬於人神之間的宗教悔改事件,和 屬於社會需要的合理正義混為一談。

  陳進興害死十五條人命,就社會需要的正義而言,即使陳進興已經悔改 ,但他仍需要為他所犯的錯誤付上代價,他有當盡的社會責任。而基督徒群 體,也不能因為他已信主悔改,便期許他有豁免死刑的權力。

  其實這件事只是冰山之一角,觀微知著。基督徒有時候往往只在意惡人 悔改的見證,對惡人成為軟弱者(當陳進興悔改,又在監獄中時,豈不顯得 軟弱?)的愛與關懷,卻不在意基督徒群體對社會,一樣有社會正義的責任 。惡人悔改與惡人看見自己的軟弱,的確值得鼓勵並以愛心關懷,但絕對不 表示,他因此不需要為他所犯的錯負責。

  當然,陳進興的死刑,只是滿足社會正義,絕不表示可以因此安慰被害 人的心。白冰冰也說,陳進興的死不可能讓她走出受創,這只是社會正義的 實現。

  對白冰冰而言,她真正需要的是心靈的醫治與對陳進興的饒恕。沒有醫 治與饒恕,她永遠不可能走出仇恨的陰霾,永遠不可能獲得平安與喜樂。

  但是,就算白冰冰浩瀚偉大,公開宣告了她饒恕陳進興,她每天去探監 ,她期望陳進興不死,但是從法律的角度,陳進興仍無法豁免死刑。因為這 是社會需要的合理正義。

  饒恕與愛,幾乎可說是個人的「宗教向度」,一個人在重大傷害下能做 到饒恕與愛,往往是因為他經歷到心靈的醫治、經歷到被饒恕與被愛。因此 ,我們沒有辦法「要求」受到劇烈傷害的人饒恕與愛那傷害他的人;不能用 饒恕與愛作為道德標準來評量受難者的情操;更不能用它來堂而皇之的干擾 社會本身所需要的正義。

  當一個團體過於把屬乎個人的宗教向度——愛與饒恕和社會正義混為一 談,絕對會帶給社會更大的不正義。因為最終無辜者會在實質受苦後,還承 受心靈的痛苦——他會被要求寬恕、被要求愛、被要求承受所有加諸他身上 的不平,然後眼睜睜看著加害他的人和他自己,竟然是一樣的結局。甚至迫 害他的人得到更多的同情——只要他在關鍵時刻成為軟弱者。

  讓饒恕與愛回歸個人的信仰抉擇,讓社會正義回歸社會正義,平心看待 陳進興槍決事件!


◤不要過份誇張陳進興的家庭傷害◢

  在陳進興即將出版的自傳中,描述很多破碎家庭的心靈傷害,與結交壞 朋友的過程。

  身為基督徒要千萬小心這個陷阱:陳進興只是描述成長過程,我們不能 太過於強調這一點,以免無意間讓陳進興脫罪,讓他的母親承受太多難以負 荷、不合理的指控。

  多少孩子面臨家庭破碎的悲劇,有的孩子力爭上游,甚至為父母照顧年 幼弟妹,有的則結交壞朋友鋌而走險,因此,家庭傷害只是一個可能為惡的 因素,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過於強調這一點,將無法解釋那些情況比陳進 興還悲慘的人,何以卻沒有害死十五條人命。

  陳進興的悔改,使他死後與上帝同在,這是上帝因信稱義的恩典。但是 不是表示,陳進興過去的罪惡,就不是罪惡。陳進興的為惡,他需要負責, 那的的確確是他犯下的重大惡行。

  儘管在破碎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比較容易誤入歧途,但就為惡如此重大 的陳進興事件而言,過份誇張破碎家庭帶給陳進興的傷害,將陳進興視為破 碎家庭的「受害者」,這很可能根本不是陳進興的本意。至少我們可以確知 ,陳進興面對受害人的誠懇、與卑微祈求饒恕,他知道自己要為惡行負責。

  基督徒會過於強調陳進興是破碎家庭的「受害者」這一點,難免還是基 於對「軟弱者」的同情。陳進興死後不會永遠沈淪,這是上帝的救贖事件, 不能跟陳進興在世時犯下重大惡行混為一談,否則一定會導致「不但救贖陳 進興的永生,也企圖『救贖』陳進興今世的惡行,讓犯錯責任不在陳進興, 而是在他的父母、或社會!」。

  這樣的愛與同情,仍舊失去信仰同時得兼顧正義的立場。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校園福音團契傳道人、網路福音團契負責人)


白案回顧南非武官罪人遺書獄中書信悔改受洗新聞媒體相關網站  
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1999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