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Ⅰ》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清教徒灵修│现在就是悔改最佳的时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翻译|郭熙安

其实明天怎样,你们并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本来是过眼云烟,转瞬之间就消逝了。(雅各书四章14节,新译本)

当人们嫉妒他人拥有的世俗享乐,如财富、安逸、头衔或地位(感官享受或任何世俗条件),这表示他们心里只关注地上的事,他们不了解这些事情不值得长久倚靠。

如果他们明白这点,他们就不会嫉妒别人。那些事物在他们眼中会变得没有价值,他们就不会在意谁拥有这些、谁没有这些。所以,当人们争夺地上财产和享乐时,或满足几乎都来自于世俗的事情时,这表示他们倚赖明日,否则他们不会认为世上的享乐值得竞逐。

与之相反的是,人们会活出耶稣所讲的性情:「有人要告你,想拿你的衬衫,就连外套也让他拿去。」(马太福音五章40节)

活得彷佛倚赖明日的人,在今日得以休息、安逸时,罔顾自己在死前必须得救的事实。当人的心思得到安歇,他必然在某处得到凭靠、必然找到了某种根基,要么是真实的根基,要么是凭空幻想出来的根基。

如果一个人认知到自己必须在某个时间得救,否则就来不及了,那么他绝不可能继续安于当前的光景,绝不会不想脱离这光景。没有人愿意毁灭,没有人明知自己将悲惨和遭祸还能安息。所以,如果他在当前的光景中苟且偷安,必定是基于自己能从中得救的假设。他今天能够苟且偷安,必然是他打算着还能倚靠来日得救,并且自恃能看见那日来到。

英国人常常在口里说,由于我们带着罪性,暴露在永死的威胁中,因此有必要在死前脱离这罪性。然而,我们当中有些人自知从未经历圣经所谓重生的改变,虽然没有充分信服地狱的存在,却也对地狱抱持着某种程度的相信;至少他们无法下定论说没有那个地方存在,因此必须认同未悔改而死是件可怕的事。那么,如果这样的人仍然能够在当下的处境里过得相当舒适安稳,这表示他们仗恃着能在死前某个时机可以得救。他们继续安逸度日,不急着在当下得救,就表示他们倚靠来日。

如果他们不倚靠来日,他们的心灵不可能享有安宁。因为,如果没有未来的机会作为可靠的踏脚石,又错过了今日拥有的机会,那不就应该暴露在无限的恐惧下?自以为得到福音光照的人,若仍在自己的罪中感到安稳,除非破除错误的盼望,否则都要如此,因为他们为明日自夸。他们倚靠未来的机会,希望能够在世活得长久,并因此吹嘘。他们倚靠的是将来要做之事的计画,自认为等到更方便的时机才要做的事,会完全照着他们想的实现。

【延伸阅读】:
清教徒灵修│不要专注短暂的享乐
清教徒灵修│把握每一天
清教徒灵修│不要为明日自夸